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湖北咸宁古桂花树群认定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来源: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09-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湖北咸宁古桂花群上榜。

咸宁是全国桂花五大传统产区之一,全市6个县市区都不同程度的桂花区域分布,尤以咸安区桂花镇为著。咸安区现有桂花品种达28个,其中金桂类23个,银桂类2个,丹桂类3个。现存地径5厘米以上桂花150万株,特别是全市百年以上古桂就有2000株,占全国2200株的91%,其中,200-500年的桂花树1250株,500年以上古桂树150株,600年以上古桂树3株。放眼全国只有咸宁保存着大量成片的古桂花林。咸安区现有桂花种植面积8.9万亩,核心生产区桂花镇桂花种植面积7.5万亩,常年产花树约100万株,年产鲜桂花约1000吨;桂花苗圃2.1万亩,每年产桂花苗2.5亿株,苗木销售收入过亿元;加上食品、香料、美容等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链产值,桂花全行业产值达7亿元。

咸宁桂花质量优异,除栽培技术外,重要的还是这里的地形、气候、土壤条件最适宜于桂花树的生长,并形成了特有的特点,其雌蕊退化,不结实,花量大,易脱落,咸宁市咸安区还被称为“中国桂花之乡”。咸宁桂花是在秋季桂花盛开的时节采摘,时间在上午九点前,开放率在70-80%之间的桂花,将整个金桂、银桂、丹桂的花朵全部采摘下来,保留完整、饱满、无损伤的净花和花瓣均匀铺开,集中至阴凉处。摊放在摊凉槽内,晾晒4-5天的自然风干,花瓣自然完整脱落,然后将晾晒后的桂花放置在纱网箱内,通过热风烘干5h-8h,烘干温度保持20°C-30°C,形成含水量在10%以下的干桂花,其花瓣形态完整,两侧向内卷曲呈不规则形状。

         [供稿单位:发展规划科(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 供稿人:饶才明 审核人:王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