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号发布内容 咸宁日报 2024-11-06
作者:王莉敏 钟湾 郑玲
“通过培训和比赛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家乡的农特产品,今后我要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10月22日,高素质农民电商专题培训班暨“荆楚农广 寻美湖北”第二届全省农村电商直播大赛圆满结束,来自咸宁的学员选手李松获得优秀奖,第一时间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分享收获。
李松是一名返乡青年,正在家乡通城县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经营一家集紫薯良种引进、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今年9月19日至10月8日参加了咸宁市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运营官农村电商直播培训班后脱颖而出,被遴选为咸宁参加省赛的4名代表之一。她说,培训中老师教的都是干货,可以助力更多健康、绿色的山货卖出去,帮助农民增加收益。
李松的话代表了参加咸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学员的心声。2024年,咸宁市先后以中药材种植、农村电商直播、稳粮保供为主题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来自各县市区的170名学员通过“理论+实践 ”“线上+线下”的系统学习,培育了一批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才”力。
培育高素质农民,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农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整个培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中药材培训班课程内容不仅有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销售与市场等理论学习,还有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实训学习;农村电商直播班不仅讲解农产品摄影技巧、直播间流量提升技巧、直播销售四步法等干货,还组织学员到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主会场进行直播带货实操演练。
乡村振兴,科技赋能。此次培训还注重引导学员运用科学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方式,适应和拥抱新质生产力。如稳粮保供培训班课程涵盖智慧农业及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云上智农APP与数字农业平台使用知识,并联合咸宁市检验检测学会推广科学施肥技术,联合湖北科技特派员(北港镇)站带领学员走进蔬菜和粮食种植基地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认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学习到了实用技术,提升了生产能力、销售运营能力等,还交上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后可以多多交流、互通信息。
“授课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从农业政策解读到现代农业应用的多个方面,还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看到了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应用和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运行,进一步拓宽了眼界。”稳粮保供培训班学员陈岳飞说,培训中大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困惑,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掌握了中药材的辨识、采收、加工和储存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能,了解了中药材的市场运作……”中药材培训班学员吴秋霞说,自己要继续学习中药材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并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和趋势,为未来做好准备。
“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把我从一个直播小白,变成了会拍摄、会剪辑、会发视频作品的‘新农人’!”电商直播班学员陈谈会是一名退伍老兵,他表示,将把所学所见应用到实际中去,改变自己,也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课程的结束并不等于培训的结束,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还坚持做好后期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让学员能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并通过学习期间创建的QQ群、微信群等为大家提供持续的实时交流平台,通过中央农广校搭建的“云上智农”APP搭建大家后续在线学习、更新知识的平台。
10月11日,重阳节,中药材种植培训班虽已结业,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又组织学员聚到一起,走进崇阳县清水村的七彩药王谷,感受中药材生长的蓬勃活力,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各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种植要点和市场前景,组织老药农分享多年的种植经验,让学员对种植中药材充满信心。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义三介绍,作为一所涉农的地方高职院校,已连续9年承担咸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先后开展各类培训近70期,培训学员近4000人次,形成了有主体、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先后涌现出“黑猪西施”“孔雀公主”“龙虾大王”“黄袍农夫”等一大批高素质农民的典型代表,打造了一批“永久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光莉表示,将持续巩固和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质效,培养一批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不断壮大能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满足时代要求的“兴农人”队伍,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