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国家、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启动以来,咸宁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做到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
(一)迅速动,做到问题认领到位。严把思想关。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工作部署会,凝聚思想共识,让全市上下真正把这次问题整改的过程转化为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将问题整改的实效转化为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的成效。目前,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围绕整改工作共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52次。严把自查关。印发工作通知,指导各地各部门在举一反三自我排查过程中,坚持把本地本部门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对照各类反馈问题,逐条逐项全面自查、彻底排查。目前,市县两级认领问题共112个,国考反馈湖北省问题全部认领,省考反馈咸宁市问题全面认领。严把清单关。在拟定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和效果清单,并开展2轮集中会审,市县两级共同对前期自查整改情况再梳理,对整改措施再完善,确保“三项清单”任务不漏项、落实不滑脱。据统计,全市共制定“三项清单”7个,整改措施362条。
(二)深入干,做到措施落实到位。坚持户户走到。结合我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五访五看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效等契机,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全面走访监测户、随机走访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目前,全面走访监测对象3078户,全面复核2027户风险消除监测对象。坚持疑点必核。抽调市、县业务骨干,对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做到不缺一项、不漏一人,坚持有疑必核、有错必纠,确保每个问题整改措施精准并落实到位。目前,全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筛查疑点数据3259条,核查出不匹配信息57条,已全部整改到位。坚持建章立制。切实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普遍性问题、解决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把“改”和“立”统筹起来,形成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目前,制定出台《咸宁市驻村帮扶工作规范》、《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重点村攻坚突破的实施意见》、《咸宁市“技能照亮前程”项目化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
(三)跟进督,做到工作推进到位。及时跟踪协调。安排专人开展问题整改跟踪协调,针对已制定的整改措施、责任人及时限,实行倒排工期、挂号销账管理,通过电话提醒、微信提示等方式对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全程跟进。目前,全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及时抽查核查。市委农办组建3个工作专班,分别联系县(市、区)开展抽查核查,通过上门督办、现场抽查等方式,督促各地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既定的措施、时间、步骤和要求,有序、全面推进整改工作。目前,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指导42次,市直牵头部门及各县(市、区)累计开展抽查核查18次。及时整改到位。对发现的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立即改”和“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目前,发现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租金、收益分红合同(协议)签订不规范2例、合同未录入“三资”平台3例,已现场指导整改完毕,追回未及时缴纳的收益分红30余万元。 (供稿单位:局监督检查科 撰稿人:陈坤 审核人:徐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