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看咸宁荒山“飞鸡哥”如何变身“全省十佳农民”

来源: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10-14

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的舞台上,来自通城县关刀镇八燕村的郑普雄手捧 “湖北省十佳农民” 奖杯,他的“飞鸡”故事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这位曾在荒山养鸡的返乡青年,如今已是年创产值1200余万元的农业带头人。他的蜕变之路全程烙印着农业部门的培育印记。

精准滴灌,从技术"小白"到产业能手的筑基之路。2011年,郑普雄带着打工积蓄返乡,在通城县关刀镇八燕村租下600亩荒山开启养殖路。"刚开始养几百只鸡都困难,400棵杨梅苗全死光,日销鸡蛋不到30枚。" 回忆创业初期,郑普雄感慨万千。2013年起,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将其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先后推荐参加咸宁职教集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的系统培训;2018年更帮助其成为"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圆了大学梦。同年推荐参加华商学院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八班,完成从"养殖匠"到"经营家"的认知升级。

“第一次参加培训时,老师现场演示的生态养殖技术让我茅塞顿开。”郑普雄回忆,农业部门组织的“理论+实操+观摩”培育模式,帮他解决了土鸡散养防疫、中草药饲料配比等关键难题。如今,他的基地已形成“鸡粪还田+果蔬种植+电商推广”的模式,土鸡在林间采食虫草并补饲杂粮,鸡粪回田滋养果树,形成生态循环体系。基地于2017年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18年被通城县评为创新创业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