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社会事物管理局:
自7月18日出梅以来,持续高温热害天气已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性损失。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后续降水偏少的可能性较大,旱情将呈扩大发展之势。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通知》及省、市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抓好农业抗灾安全生产,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抗灾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成立抗灾生产领导小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旱情发展趋势。要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做好旱情发展研判,及时向政府汇报旱情态势,做好抗旱各项工作。
二、强化技术服务。要组织桂乡农匠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病虫情,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科学制定防范高温热害干旱技术方案,分类指导农户因地因时因墒落实防范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对受灾区域及早做好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救灾物资的调剂调运,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确保减产不减收。
三、强化宣传发动。当前,中稻处于孕穗期,受高温热害影响,可造成部分高温敏感品种结实率明显下降。高温热害属暗灾,易被农民忽视,若后期减产严重,易引发农民上访。再生稻、玉米处于收获期,水稻病虫害处于防治关键期,高温期间作业,易引发安全事故。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引导,利用农业农村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村村响等宣传平台,广泛动员群众,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及安全生产。
四、强化灾情调度。要建立灾害应急值守机制,严格执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务等部门沟通,科学研判灾情损失,做好灾情核查上报。要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灾情日报制度,确定专人,及时上报灾情进展情况。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