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干旱天气。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月10日前,我市降水总体偏少、且部分地区分布不均,高温发展,将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7月30日-8月5日高温进一步发展,强度和范围将达到本轮高温天气之最。35℃以上高温日数可达13-15天。二是降水少,可能出现重度气象干旱。三是易发生局地强对流天气、致灾风险大。高温期间局地短时强降水(坨子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且破坏力极强。
值此期间,中稻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部分处于孕穗期,再生稻正处于灌浆结实期,一季晚稻正处于分蘖盛期,双季晚稻正处于返青分蘖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将会引起水稻开花授粉不良,造成结实率降低,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针对当前气候特点,现提出我市水稻高温热害分类防控应对技术措施。
1.因地灌水,以水调温。对孕穗至扬花期的中稻,如遇35℃以上高温,灌8—10厘米深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对灌浆结实期的再生稻,保持干湿交替灌溉,收割前5天断水炕田,以便机械收获。对处于分蘖盛期的一季晚稻、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保持田间浅水层促分蘖。
2.因苗追肥,搭起苗架。对孕穗期中稻,要在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施好穗肥,促进颖花分化。对长势较弱的一季晚稻、双季晚稻要适当多施分蘖肥,发足基本苗数。对再生稻,要在头季稻收割前10天亩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再生芽萌发;头季收割后1-2天,根据肥力情况,灌浅水,亩施尿素7.5-10公斤、复合肥6-7.5公斤,促再生穗发育,确保穗大粒多
3.病虫害防控,抗逆保产。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结合病虫害防控,对抽穗期的中稻或头季再生稻,叶面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