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43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11337637/2019-09375 文  号 :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43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19-08-28

魏佳、曾晓燕、陈芳、魏鹏委员:

感谢你们对咸宁“农产品电商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已收悉,提案对农产品电商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对于你们提出的建议,经征求会办单位意见,现一并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的渗透,我市“互联网+农产品”正在蓬勃兴起。涌现了一批如大畈枇杷、三普麻花、赤壁砖茶、嘉鱼竹筒酒、桂花苗木、向阳湖香莲等网络销售过百万、上千万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了一批如嘉鱼购、羊茶旅、绿购网、大荣尚品等专业农产品上行平台,全市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氛围初步形成。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因势利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重视农产品质量。一是发展绿色生产。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要求,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目标,持续实施“两精两减一增效”工程。通过政策支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和精准施肥工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上半年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30万亩,全程综合防控面积8万亩。二是做大特色基地。上半年新发展茶园3300亩,全市茶园面积达到46.85万亩;新建城郊蔬菜基地1000亩,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77.8万亩;新增水果基地4500余亩,其中猕猴桃基地1500亩、枇杷基地2000亩、柿子树基地800亩,水果总面积36.14万亩。新发展中药材8000余亩,中药材总面积发展到13.6万亩。三是狠抓质量安全。制定《咸宁市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报制度。上半年,市级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58批次合格率为99.6%,省部级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51批次合格率为100%,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强化品牌宣传。一是培育加工产业集群。上半年,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552万元,摸底调查24家符合条件的省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情况,贷款总额度达10.9亿元。启动2019年省级龙头企业申报评选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精心策划咸宁农产品品牌宣传计划,制定并下发《咸宁市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111”行动,即重点培育1个区域公用品牌、1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和10个企业农产品品牌,打造了一批以“嘉鱼甘蓝”“珍湖野藕”“隐水枇杷”“众望小麻花”“川字牌”青砖茶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市场推广。积极组织名优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2月,组织12家企业参加第七届香城大舞台“春润香城·启航2019”元宵节城乡文化联盟大联动活动;4月,组织30家茶企参加北京第十一届国际茶博会,举办赤壁青砖茶专场推介会;5月,组织茶企参加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三届杭州国际茶博会。切实做好10月份中国茶业大会的筹备工作,428日,在北京圆满顺利召开了“2019一带一路国家茶产业发展论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网、腾讯视频、湖北日报等20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3.推进平台建设。一是积极组织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目前,我市通山、赤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县,通城、崇阳、咸安、嘉鱼纳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达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市县域全覆盖。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中,通城县通过省商务厅组织的专家综合评审,经过公示,在农村电商潜力县排序第三。二是加快农村宽带基础建设。圆满完成2016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20184月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我市行政村光纤村村通。同时推进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成功获批2018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随着项目实施,可实现我市行政村4G全覆盖。三是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部门积极推进赤壁青砖茶、通山枇杷、通城中药材三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积极组织赤壁青砖茶做好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重点区域公共品牌的申报工作,利用特优区项目经费进一步强化推进12316信息进村入户、农业可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农产品“触网”销售。四是构建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各地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市场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快县域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物流中心和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现有集聚区服务功能,丰富和增强孵化功能,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指导县域乡镇(街道)利用闲置厂房、校舍、仓库,扶持建设网货仓储配送中心。鼓励支持商品配送及物流企业到乡、村设立服务点,解决网货配送难题。

4.培育电商人才。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开展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政策效用,积极利用“湖北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领头人培养计划”或结合县域特色自行设定培训项目等,培养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为将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农业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桂乡农匠365”基层服务活动,上半年共开展“桂乡农匠育主体、兴产业、助脱贫、促振兴”农业技术服务专项行动9期,累计派出果树、畜禽、水产、农机、种植、经作、病虫害防治等农业专家90人次,送出各类技术书籍3000本,复合肥30吨,各类蔬菜种子2100包,转基因宣传布袋300个。同时将农村电商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课程,2018年共开设16期培训班,完成市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74人,目前已正式启动2019年新培训学员遴选工作。三是强化专项培训。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创业初始培训、提升培训、精英培训等。电商示范县每年培训农村电商人员不少于500人,其中初始培训不少于400人、提升培训不少于90人、精英培训不少于10人。鼓励支持电商孵化中心(基地)对低收入农户开办电商进行跟踪培训、指导运营,实现培训一个人、孵化一个店、脱贫一家人、带动一大片。据人社部门提供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组织电商培训232人,享受培训补贴7.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