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7637/2025-25133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对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第03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予以公开 A
徐跃龙代表:
感谢你对我市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你提出的“关于防止耕地抛荒与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建议”已收悉,现综合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会办单位办理意见,一并答复如下:
一、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成效
(一)关于耕地保护情况。近年来,全市积极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安排部署,扎实推进耕地流失问题整改,取得一定成效。全市目前实有耕地面积263.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23.18万亩,均高于省定保护目标,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加共8.61万亩。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省级考核评为“优秀”,2024年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地区及优秀单位,全省耕地保护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多次在省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二)关于粮食生产情况。202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9.65万亩、粮食产量121.27万吨,均超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任务目标。通过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水平、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改革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全环节全要素集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提升到404.8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4.61公斤/亩。
二、主要做法
(一)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针对“无人种、不能种、不愿种”等难点痛点,我市在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探索推进耕地综合整治、林耕置换等,解决耕地零星化、碎片化问题,打造便于机械化作业的集中连片耕地。全市已备案全域整治项目16个,已实施子项目195个,完成投资54.8亿元,省级国土综合整治培训班在咸举办,出台全省首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全流程管理办法,如咸安向阳湖项目入选2024年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十大优秀范例。通过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将现状耕地由5等提升为4.5等。建成连片高标准农田8000亩,流转价格亩均提高200元,农户增收100余万元。选取咸安区毛祠村探索林耕置换省级试点,整治恢复零星耕地、残次林等5374亩,形成连片耕地8425亩并引入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经验做法被湖北新闻头版头条推广宣传。
(二)改造提升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省下达我市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3.9万亩,已于5月底全部完工。2025年度建设任务8.2万亩,目前正在开展项目选址、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10月底前开工建设。二是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市水利部门积极做好灌区项目建设谋划,加强耕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印发的湖北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包涵我市王英、陆水、三湖连江3个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建川石、富水两大型灌区和隽东、隽西、车埠三个中型灌区等灌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陆水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已由省发改委批复,其他灌区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上报。
(三)加快构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培育粮食生产主体。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粮油生产大户698人。2024年组织实施油菜轮作扩种项目36.3万亩、冬种油菜项目11.5万亩,支持油菜规模化生产。组织实施粮油产能提升项目,累计项目资金2200万元,建设4个中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和1个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创建县,每个示范县打造20个千亩方和5个万亩片,培育一批高产典型和粮油规模种植能手。二是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总结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支持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组织6个县市区申报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申报面积46.7万亩,目前已下达资金210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20家,托管服务小农户数量15692户次,托管服务面积46.41万亩。
(四)强化粮食单产提升科技装备支撑。一是推广优质良种。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冠军”品种。全市共建设良种展示示范基地7个,吸引30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建设,示范良种196个。二是推动技术入户。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服务,每个县市区创建2-3个万亩高产示范片。成立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导专家组,构建“农技员+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实现名农技员种植主体“一对一”技术对接。三是推广良机装备。围绕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菜机收减损等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选用智能化农机装备。今年,全市新采购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机和智能化叠盘暗化催芽装备、气吸式播种机等新装备70台套。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抓好耕地保护宣传。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耕地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农民依法保护耕地、依法用好耕地的法律意识。
(二)组织实施好粮食生产政策性保险。全面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的利好政策,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为种粮农民提供灾害风险兜底保障,大大增强种粮信心。
(三)精心抓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对照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单产提升十大行动”,办好粮油高产示范片,精细落实粮油大面积单产技术措施,确保粮油单产提升目标实现。
(四)积极推广粮食生产高效模式。依托稻油轮作、油菜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结合耕地流出、撂荒耕地整治,推广“高粱+油菜”、“水稻+油菜”等粮油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粮油兼丰,提高农户种粮收益。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7日
主管领导:邹飞 联系电话:0715-8202836
经办人姓名:冯伟 联系电话:0715-8202863
邮政编码 4371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1份)(含电子文档)
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含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