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7637/2025-25200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刘为梁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刘为梁委员对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有关文件政策学习深、领悟透,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分析精准到位,提出的四个方面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种植培育设施;拓展市场需要,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面貌;提高认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农业根本,踏实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从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到技术模式创新再到固本强村、增收富民,充分体现了刘为梁委员对“三农”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怀,对委员提出的建议表示支持。
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桥梁,是改进部门工作、促进社会发展的纽带。收到刘为梁委员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安排做好办理回复工作。一是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市委农办秘书科牵头承办,相关业务科室参与配合。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富民增收等内容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开展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三是通过电话、微信、上门面对面等方式与9个会办单位进行对接沟通,及时提醒各地各单位报送会办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情况以后,就刘为梁委员提出的提案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科技赋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大力推进科技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着力破解制约农业科技领域的瓶颈短板,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是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特别是抓好嘉鱼叉尾鮰、赤壁鳝鱼、通城“两头乌”等产业发展,支持今楚联合育种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嘉鱼蔬菜研究院、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攻关,紧盯育种科技前沿、全省全国市场需求开展育种选品和技术攻关。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和机械装备支撑,加强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推广应用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轻简型收获机等机具,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崇阳县鼓励企业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引导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和提升生产工艺,该县以中药材黄精为主研发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养元膏、黄精饼干、黄精气泡水等涵盖“药食健”三大领域产品50余款。三是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继续办好“双创”大赛,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谋划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围绕返乡下乡大学生、能人、退伍军人等创新创业群体,培育一批眼界宽阔、敢于拓展的“新农创”队伍;围绕种植、养殖等农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过硬专业本领的“新农匠”队伍;围绕集中育供秧、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重要环节,培育一批精于业务、能力突出的“新农服”队伍;围绕电子商务、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培育一批懂农业、懂电商、懂品牌、懂市场的“新农商”队伍。
二、坚持链式发展,聚力产业融合。
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协同发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拓展,推动农业特色化、优质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2个以上百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市发改委组织已获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的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项中央预算内项目申报工作,今年已申报3个,即通城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续建)、嘉鱼县2025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新建)、赤壁市2025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新建),总投资共计30226万元,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今年2月,已争取下达2025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省预算内资金项目2个,共计950万元。2025年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围绕市委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目标,做强健康农产品。围绕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健康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打造“赤壁青砖茶”“簰洲鱼圆”“隐水枇杷”“咸安桂花”“咸安桂茶”“崇阳雷竹”“崇阳小麻花”“嘉鱼莲藕”“嘉鱼甘蓝”“通城油茶”等一批绿色优质公用品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中心。搭建咸宁优品(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深度开发青砖茶、桂花、楠竹、油茶、生猪、野藕、甘蓝等优质农产品资源,搭建集成产业地图、产销动态、行业指数、贸易、物流、金融配套、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供应链平台。嘉鱼县以工业思维重塑农业价值链,大力发展蔬菜、水产品、香柚等产业。去年该县蔬菜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亿元,同比增长15.42%,莲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各1家,藕莲加工产值约3.34亿元。湖北浔味堂食品公司构建“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与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建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3000亩,引进国家水产新品种“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年培育虾苗3000万尾。引入浙江好吉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香柚深加工项目,探索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协同、多方共赢。三是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做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咸宁特色农林资源,重点开发休闲食品和药食同源新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的集群规模。建设咸安桂花产业链基地,开发桂花护肤品、特色食品、日用品等多元化产品。培育嘉鱼预制菜产业集群,建立预制菜标准化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赤壁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重点建设赤壁青砖茶生产基地,支持茶饮料、保健茶、药用茶等产品开发。通城重点延伸油茶、中药材产业链,做强油茶、中药材品牌,全县油茶面积32.25万亩,其中新发展面积20.4万亩。全县培育中药材生产加工规模企业4家,医药物流企业2家,年营业额5亿元。崇阳依托小麻花、雷竹笋、生猪等产业基础建设特色食品深加工基地。通山发挥柑橘、枇杷等水果种植优势,建设果蔬产业链基地。
三、坚持强基活血,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市农业农村局正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聚力清理、盘活、发展、振兴四个方面,紧盯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坚持党建引领富民强村,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全面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实力。聚焦全市242个重点薄弱村,用三年时间实现242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咸安区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推动茶旅融合,构建茶业观光带、休闲带、文旅带,2025年计划打造1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该区利用各级项目资金、盘活闲置集体资产、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物业出租型、资源发包型集体经济,通过盘活利用农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居间服务型集体经济,开展集体资源资产股份合作,发展资产参股型集体经济,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崇阳县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工程和“消薄”攻坚行动,截至2024年底,全县190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355.03万元,同比增长9.62%。收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村增至134个,同比增长11.02%。
四、坚持发展为民,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强化联农带农,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租地建基地、“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与各类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有钱赚,共享乡村产业增值收益。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建立更加长远稳固有效的利益联结。嘉鱼县探索“农业+文旅”乡村振兴新路径,成功打造阿拉丁欢乐城、恋江湖船歌岛景区、蜜泉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中,官桥镇官桥村围绕山、水、田、园、村、景等工程,建设田野乡村公园、农博馆、文昌塔等景点,年旅游收入近3000万,增加旅游就业人员260人,带动景区附近农民增收100万元。通山县积极推进产业、就业帮扶,出台了《通山县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扶持产业就业奖补实施方案》,对新种植户、养殖户及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生产性经营及生活性服务的行业进行奖补。全县17家帮扶车间吸纳661人就业,全县187个村开发村级保洁员、生态护林员、河道保洁员、农村公路管理员、治安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5576人就业。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6日
主管领导:邹飞 联系电话:0715-8202899
经办人姓名:张文会 联系电话:0715-8202808
邮政编码 4371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 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