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96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011337637/2025-25214 文  号 :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9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民建咸宁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共建共享格局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此建议我局非常重视,经认真研究,结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意见,回复如下:

一是培强集体经济,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推动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网签备案。2025年我市在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系统录入土地流转合同共81499份,已备案合同66374份,备案率达到81.44%。推荐6个县市区申报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面积46.7万亩,目前已下达资金2105万元。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206家。45个村成功申报2025年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总额2700万元。2024年全市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占比68.36%。

二是推广服务平台,增强治理活力。在全市推广使用“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全市870个村庄入驻鄂参与平台。利用“四联四送”下基层服务活动,深入农村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展示“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引导广大村民关注平台、加入平台、使用平台。鼓励农业机械制造商和农民购买并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加大对北斗终端的宣传和示范,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推广应用。2025年我市新安装北斗终端应用382台。推荐2名学员参加全国乡村数字人才培训。

三是坚持驻村帮扶,凝聚治理合力。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抓好集中轮训,帮助驻村干部掌握基本政策,熟悉业务知识,着力提高抓好基层党建、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强乡村治理、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2025年,开展驻村业务培训12次1537人次。建立市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34位市级领导联系27个乡镇31个村。优化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制度,共有74家市直派出单位定点帮扶41个乡镇55个村,计划投入帮扶资金881.5万元、帮助引进帮扶资金1463万元,购买农副产品214.2万元、帮助销售农副产品363.8万元。2025年共投入驻村工作队经费1130万元。

四是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补齐治理短板。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倡议书》,将每周五设立为“集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日”,全市已累计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78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电视、广播宣传6000余场次。引导群众将清理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等纳入村规民约,落实公示榜、积分榜、光荣榜“三个榜单”制度,建立环境卫生激励约束机制,常态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群众性评选活动2100余场次,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热情。市级落实共同缔造“奖补资金”380万元,引导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092余万元,用于清洁家园和人居环境整治。全链条清理整治,建立“清、除、改、种、建”工作闭环,确保常态长效。

五是强化要素政策保障,夯实治理基础。市级财政落实基层组织运转经费市级承担部分2350万元,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安排农业产业奖补资金2000万元,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指导督促县市区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今年已配合县市区争取到美丽乡村示范片项目2个,落实资金1亿元,试点村12个,落实资金4800万元。连续8年实施“一村多”计划。2024年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3079人,选育“乡村头雁”34人。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农民工会领域、全方位、多形式参与农业领域创新创业,在全市397个村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收集创业意愿251条,筛选出具有市场前景、适合返乡创业的农业项目60个。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5日

主管领导:邹飞                  联系电话:0715-8202889

经办人姓名:王剑                联系电话:0715-8202875

邮政编码: 4371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     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