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7637/2020-22170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系列报道——崇阳篇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0-12-09
9月15日,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上,崇阳县参会代表在会上作了先进典型发言,这与崇阳县立足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发挥团结实干的政治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以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村庄绿化美化、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不开。全县44个示范村、68个整治村和“五线八片”按照环境卫生好、道路亮化好、村湾绿化好、文化品位好、拆旧建新好、庭院建设好的“六好”要求,示范推进,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领导重视,全面动员
崇阳县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崇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主要负责全县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督办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从乡村振兴成员单位抽调30余人组成日常工作专班,全部从原单位脱产到乡村振兴办集中办公,专班内设综合协调组、规划设计组、产业工作组、项目管理组、资金管理组、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等分别负责相关日常工作。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冰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另有县委常委1人、副县长2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共同组成办公室“五人小组”,作为日常决策机构,重点事项纳入县政府办公会讨论决策。
高点定位,全域谋划
对标省级示范县定位。以争创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为目标,立足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环境洁净化,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与人居环境、美丽乡村深度融合,打造有品位、有颜值的美丽乡村。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推动,落实奖励机制,全域开展“最美乡镇”、“最美村湾”、“最美庭院”、“最美乡亲”创建评选活动,已经初步评选出“最美乡镇”2个、“最美村湾”20个、“最美庭院”100个、“最美乡亲”200个。鼓励农户房前屋后种果养花种茶种菜,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全县栽种杨梅、桃树等3万余棵。规范“猪圈、牛圈、禽圈”,打造优美环境。通山县荣获2019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铜钟乡荣获全省环境保护政府奖,2019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成效考核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优秀”等次。
全域谋划乡村布局。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硬规划硬执行,把个性、特色、互补、片区格调协调作为规划的硬约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全县划分为“五线八片”。在规划过程中,立足本地生态环境禀赋,不搞大拆大迁,发挥群众智慧,力求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力求用最小的投入办最大的事。完成了2019年度8个省级示范村、14个县级示范村、34个整治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2020年度22个示范村、34个整治村规划。港口乡小沙坪村上谢屋场按照“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村印象”等关键词,统筹村庄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禁塑、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乡村两级干部和乡贤、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当策划师,催生出符合本地特点的乡土味规划,整个小村庄呈现一股自然、清新、洁静的感觉,农家味十足。
严格规划实施落地。按照“五线八片”和各示范村、示范点不同的规划建设内容,因地制宜,差异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订出台了规划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制度性文件,加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按照“村申报、镇初审、县审核”的要求,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查,确保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执行。落实每月一督查通报、每季度一拉练检查,切实加强规划项目的监督管理,及时纠偏纠错,确保一张蓝图画到底。
示范引导,全力推进 聚焦“两率提升”,抓厕所革命。坚持既要提升“改厕普及率”,又要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改水改厕同步推进、改厕建沼气同步谋划、建管责任同步实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完成省级“厕所革命”试点县任务,全县建改农户厕所42516个,验收完成率达到99.8%,合格率达到95%以上,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改厕工作。216个镇村公厕、32个旅游公厕、10个交通公厕、23个城区公厕全部建成验收达标,落实专人管护,通水通电,有效运行。
聚焦“生态宜居”,抓村容村貌改善。立足路网结构优化,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近三年,共投入3.25亿元,硬化黑化通组路1369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硬化,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突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推进村容村貌改善,近三年全县完成精准灭荒造林17.9万亩,通道绿化1.2万亩,村庄绿化1.5万亩,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乡村公路沿线栽植绿化苗木20万株,幕阜山旅游公路绿化30公里,打造樱花大道20公里。深入开展农村“双拆”(拆违拆危)行动,拆除违建房、危房,及时修缮农村废旧房屋,全县共拆除修缮破旧危房、违章建筑33.7万平方米。推进特色民居改造,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沿线、洪下十里画廊投入资金3.9亿元,改造特色民居5181户。
聚焦“四化分治”,抓生活垃圾治理。坚持“市场化推进可回收垃圾处理,资源化推进有机垃圾处理,分类化推进其他垃圾处理,减量化推进有害垃圾处理”,探索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并在桂花泉镇建立“静脉产业园”,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专门回收、转化、处理全县各种垃圾,同时辐射周边吸纳通城、通山等地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019年,全县共投入资金6.7亿元,清理垃圾2.8万吨,清理52条中小河流、水面52.6万亩;清理公路3615.7公里,清理沟渠1.6万米,疫情期间,全县清运垃圾8700余吨。白霓镇白霓村“三禁三创”(禁鞭、禁塑、禁散养、创卫、创美、创新风)活动风劲气足,港口乡“禁塑”行动经验在全国各大媒体被广泛宣传。
聚焦“两端共建”,抓生活污水处理。聚焦集中处理端建设和分散处理端管控,优先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和人口密集村污水处理站。11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700吨,集中处理率90.02%。2020年,全县新增18个村级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村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5座,争取实现示范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示范试点,大岭村实现太阳能微动力处理,厢所等6个村实现无动力污水处理。全县7个乡镇78个行政村被省环委会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2020年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按计划推进,相关工作在12个项目村全面开展。
重心下移,全程保障
领导示范聚力。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包保工作机制,每个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包保一个示范村。落实部门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每个县直部门、单位负责人联系包保一个示范村。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到各示范村开展结对帮扶。全县36名县级领导、44名部门负责人到全县各示范村定点驻村指导,12个文化协会,根据自身特长和优势,自主选择到大市、茅井等8个村定点开展指导,打造有文化、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定期督导聚焦。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督查,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县委书记先后10余次专题调研督办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县长先后10余次调研指导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县乡村振兴五人小组先后三次到白霓镇桥头村、桂花泉镇、崇阳国家森林公园召开现场会,解决实际问题。县乡村振兴办在6月初对全县44个示范村、68个整治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办检查并在全县通报,县乡村振兴办督查组先后12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整治“三百行动”和疫情防控期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督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清单式督促落实整改。
创新投入聚财。实行县级财政补奖、部门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示范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付费制,由垃圾收集第三方对农户按每年每户100原定标准收费,有效补充有关经费。加大招商力度,引进能人、企业,建设旅游示范点,创办农家乐、民宿。肖岭乡已实行农户垃圾收集付费制多年,效果良好;白霓镇引进能人,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县政府在建设用地规划和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已全面建成小自然野奢度假村;石城镇西庄村牡丹仙子度假村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已初具雏形。
创新机制聚贤。鼓励各地选举成立乡贤理事会,发挥乡贤推动作用,实现村民自己的事商量着办,有效凝聚民心民力,极大突出了乡村振兴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天城镇河田村发挥乡贤作用,通过召开“湾子夜话”,建立全村微信群,开设“智慧河田”微信号,调动全村群众共同参与村里大小事务,在全村实施“禁塑禁鞭”,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涛表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持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