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 011337637/2022-10495 文       号 : 咸农发【2022】5号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名       称: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15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年04月15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2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6

第三节 “十四五”总体要求 11

第二章 构建全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业增长极 16

第一节 确立咸宁农业主导产业 16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33

第三节 推进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化 41

第四节 推进农业标准化 47

第五节 推进农业品牌化 50

第六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化 51

第三章 夯实生产基础,构建供给与保障体系 54

第一节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55

第二节 保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56

第三节 提升农业灾害防范能力 59

第四章 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 60

第一节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 60

第二节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62

第三节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64

第四节 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66

第五章 推进绿色发展,打造循环农业先行区 68

第一节 加强长江水生态保护 68

第二节 强化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70

第三节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2

第四节 推进“1+6”绿色农业开发区建设 73

第六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 74

第一节 科学推进村庄规划建设 74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5

第三节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78

第四节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80

第五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82

第七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打造活力乡村 84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84

第二节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86

第三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87

第四节 统筹推进其他改革 88

第八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富裕乡村 88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88

第二节 建立有效衔接机制 90

第三节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92

第四节 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93

第九章 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打造文明乡村 96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96

第二节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97

第三节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98

第四节 传承提升乡村文化 98

第十章 保障措施 99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99

第二节 强化法治保障 99

第三节 强化资金投入 100

第四节 加强人才保障 101

第五节 做好用地保障 101

第六节 加强监督考核 102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面迈进的关键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好“重中之重有多‘重’、优先发展如何‘先’、全面推进怎么‘进’、新型关系新在‘哪’”这四个命题,奋力推进咸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及六届一次全会精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依据《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咸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

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面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驰而不息开展重农强农事业,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守牢了农村“战略后院”,确保了生产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粮食产量116.85万吨,连续10年在20亿斤以上。油菜籽产量14.5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45.43万吨,生猪出栏141.91万头,“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保障充足。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88.61亿元,比2015年增长29.05%。农林牧渔增加值231.29亿元,比2015年增长34.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9元,比2015年增长37.01%,提前三年完成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

优势特色产业成果显著。建成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400万亩,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家企业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茶园面积达49.8万亩,赤壁市、咸安区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品牌全面打响。油茶林79.92万亩,年产鲜果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咸宁市楠竹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提升工程连续入选第八、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省仅我市获此殊荣。

融合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5家。创建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嘉鱼县潘家湾镇入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13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5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5: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打造30条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7个,农业休闲旅游综合营业收入突破22亿元。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桂乡农匠365”农技服务模式登上农业农村部网站向全国推介。

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6”绿色农业开发区建设稳步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省定目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绿色防控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等12个指标在中部城市中领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被评为全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突出单位,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肯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咸安区、嘉鱼县、通山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市有效使用“两品一标”农产品达132个。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脱贫如期完成,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累计出列贫困村192个、减贫38.3万人,2020年脱贫普查成绩位列全省第一。率先在全省设立减贫防贫服务中心,“三双”扶贫经验被《人民日报(内参)》刊发,发展产业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困难群众增收经验成为全省标杆,“支部主题党日”“村湾夜话”等做法叫响全国。

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出台实施《咸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四水共治”试点,获批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厕所革命”步伐加快,建改农村户厕18.9万户、公厕725座。首创性开展农村公厕文化“三通三有”试点示范,“五线五治”经验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受到新华社、湖北电视台专题报道。通城县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2个、环境整治村331个。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和白霓镇浪口村成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荣获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农村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建成“四好农村路”3000公里,崇阳县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崇阳县、咸安区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咸安区汀泗桥镇等7个乡镇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三馆一站”及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通城县、通山县成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

农村改革动能持续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国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破零”。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改革、通城县殡葬改革、农村“三资”清理、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建设等咸宁经验被推向全国,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获评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国有林场改革圆满完成,河湖库长制全覆盖,“惠农贷”“畜牧贷”等金融产品广泛应用。咸安区大幕乡双垅村、嘉鱼县簰洲湾镇和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入选《湖北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选编》。

乡村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覆盖率达100%,通山县“农村宗祠(祖祠)改建文化礼堂”工程“十个一”标准在全省推介。打造农村社区省级示范点113个,9个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成为“全国文明村”,赤壁市赤壁镇东柳村、通城县北港镇横冲村、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既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发展优势

“十三五”时期,我市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四乡六业”到“一地一品”,农业特色彰显。在传统楠竹、苎麻、桂花、茶叶四大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苗木、蔬菜、雷竹、生猪、特色水果等产业,逐步形成了咸安桂花、嘉鱼蔬菜、赤壁青砖茶、通城油茶、崇阳雷竹、通山水果等支柱产业,实现了从90年代后期的“四乡六业”到如今“一地一品”的华丽转身。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分和优势农产品布局同步推进,茶叶、油茶、竹三大百亿元级重点产业和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新兴产业优势逐渐显现,以青砖茶、蔬菜、楠竹、油茶、水产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占比达90%以上,咸宁农业走上“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正焕发勃勃生机。

从扩大供给到数量质量并重发展,绿色导向鲜明。在保障供给安全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布局,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绿色生态已经成为咸宁农业的亮丽名片。2017年,我市成功创建湖北省唯一整市推进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现了以市区为主体,以北部沿江绿色基地和南部幕阜山区循环利用项目为两翼展开,辐射全域的绿色发展格局。2020年,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智慧、安全、高值农业转变,为咸宁农业发展凸显绿色本底、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幕阜山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重要支撑。

从创建森林城市到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生态优势凸显。积极开展“绿满鄂南”“精准灭荒”“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生态资源总量不断提高,实现咸宁绿色全覆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加大对长江咸宁段和幕阜山片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20个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市”的地级市。立足“桂花之乡”优势,以桂花为主树种开展全域美化绿化,着力打造“中国桂花城”,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自然生态已成为咸宁发展依托和城市名片。

二、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将使咸宁农业生态价值进一步显现,武汉城市圈加快建设将使咸宁“武汉后花园”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将使咸宁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被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新发展格局加速咸宁农业生态价值转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未来将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随着农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趋向,高质量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作物前景广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社会、文化、休闲等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提升空间被打开。咸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坐拥“一江(长江)一山(幕阜山)”,是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多功能和生态价值转化潜力巨大。咸宁若能发挥生态绿色优势,以提升农产品供给对国内需求适配性为基础,进一步创造条件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将开辟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区域发展战略明确咸宁农业发展路线图。“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将全面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武汉城市圈建设将加速推动武咸同城化,咸宁作为武汉“菜篮子”和“后花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将成为武汉及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及户外娱乐的首选目的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要求将进一步凸显咸宁的生态优势,加快发展县域块状经济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凸显咸宁“一县一特”产业特色。咸宁市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咸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开阔了视野,明确了路线图。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助推咸宁农业做优做强。“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将围绕十大农业产业链全面推进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整合、全域招商等工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农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将更加畅通,为咸宁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政策红利。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链条完整,在省内具有一定优势,将依托全省产业链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道地药材等特色产业依托全省产业链建设加速调整与优化,加快补齐产业链条,产业潜力将充分激发。

三、面临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够依然是咸宁最大的实际。农业产业特色不特和优势不优等问题逐渐显现,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依然突出。

特色品牌不突出,产业规模优势不明显。赤壁青砖茶只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全国黑茶市场占有率只有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的1/3,品牌估值仅有云南普洱的40%、安化黑茶的70%。嘉鱼甘蓝市场辨识度不高,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的口碑效应尚未真正形成。

产业链条不全面,产业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企业经营方式粗放,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龙头企业结构不合理,加工企业多、流通企业少,初级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苎麻、雷竹、油茶、水果等特色产业产业链不长,同质化、低端化瓶颈尚未突破,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依旧缺乏,品牌建设、三产融合仍然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农村生活电压不稳、生产用电供给不足、季节性缺水等在偏远乡村依然存在,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后期管护缺乏长效机制。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还未实现均等配置,城乡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仍存在地区差异,丘陵山区与平原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四、发展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稳产保供更加艰巨,产业发展、企业经营、农民就业增收面临更大困难。

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显著。咸宁地处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人均耕地仅1.05亩,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耕地数量限制和保障粮食作物面积不减的形势下,依靠扩大面积提升效益的方式难以为继。同时气候变化率高和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率高、危害程度重等特点使咸宁成为湖北省受气象灾害影响较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各类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市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实现精细化发展,既任重道远更迫在眉睫。

农产品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三大黑茶品类云南普洱、安化黑茶、赤壁青砖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省内恩施和宜昌的绿茶、红茶产业也竞相发展。山东、河南蔬菜生产稳居全国、中部第一,近年来武汉城区周边团风县、黄州区、新洲区等地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强化创新,脱颖而出,成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亟需应对的挑战。

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增加。咸宁是全国三大茶马古道源头之一,“十三五”期间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赤壁青砖茶”“嘉鱼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卖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局面。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价值链呈现阶段性收缩态势,农产品出口规范标准更为严苛,农产品国际贸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城市,咸宁农业农村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突破期、绿色引领和科技驱动深化期。全市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地用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以“深实严细久”的作风抓好“三农”工作落实,立足资源禀赋打造“长板”,瞄准弱项补齐“短板”,深化拓展创造“新板”,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十四五”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崛起,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特色农业增长极、农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造产业振兴“咸宁样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乡村建设“咸宁示范”,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把“三农”工作抓紧抓实,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编制“多规合一”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做到先规划后建设。

坚持农民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生态优先。践行“两山”理论,贯彻长江大保护战略,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和转化利用工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特色发展。始终不渝坚持特色发展,深入发掘特色产业“遗传基因”,立足现有优势,主业主攻、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以特取胜、以优取胜、以质取胜,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规模效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依靠科技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城乡统筹。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农民收入跨过2万元大关,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聚焦特色产业,建成现代农业强市。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打造4条综合产值超100亿元、4条综合产值超20亿元的产业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企业,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培育综合产值达1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1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20个。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4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打造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

聚焦绿色发展,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00公里以上,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乡(镇、办)全部通天然气,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全面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区、2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和2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构建点、线、面全域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蓝图。

聚焦城乡融合,提升农民福祉水平。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村级集体非经营性债务化解工作,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渠道和来源更加多样化,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重不断提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94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1。乡村善治水平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达到12.5%。

展望2035年,全市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乡村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优势特色充分显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专栏1-1 咸宁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基期值 2025年目标值 属性 年均增速[累计]

农业高质高效 1 农林牧渔总产值 亿元 388.61 430 预期性 2.04%

2 粮食作物面积 万亩 294.81 ≥295 约束性 -

3 粮食产量 万吨 116.85 ≥117 约束性 -

4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万吨 245.43 ≥250 预期性 -

5 生猪产能(出栏) 万头 141.91 400 预期性 23.03%

6 高标准农田规模 万亩 125.53 >225 预期性 -

7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4 >63 预期性 -

8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71 76 预期性 [5]

9 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1 95 预期性 [4]

10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1.51 90 预期性 [8.49]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 99.9 高于省定合格率 约束性 -

12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 2.85:1 3:1 预期性 -

13 农业休闲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 22 30 预期性 6.4%

乡村宜居宜业 14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90 95 预期性 [5]

1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85 95 预期性 [10]

16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24 40 预期性 [16]

农民富裕富足 17 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16359 22944 预期性 7%

18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98:1 1.8:1 预期性 -

1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39.9 30 预期性 [-9.9]

20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8.9 12.5 预期性 [3.6]

第二章 构建全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业增长极

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重点打造八大农业主导产业链,统筹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实现咸宁农业因特而立、因特而优、因特而强,成为建成现代农业强市的支撑力量和重要增长极。

第一节 确立咸宁农业主导产业

一、打造八大农业主导产业链

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重点建设茶叶、蔬菜(莲)、生猪(鸡禽及蛋制品)、中药材、特色淡水产品、油茶、竹、桂花等8大农业主导产业链。到2025年,茶叶、蔬菜(莲)、生猪(鸡禽及蛋制品)、竹等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桂花、中药材、特色淡水产品、油茶等产业链综合产值超20亿元。

——茶产业。重点开发青砖茶、稳定发展绿茶、适度开发红茶,以产业园区和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为重点,统筹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培优塑强“赤壁青砖茶”核心大品牌,挖掘“万里茶道源头”遗传基因,打造茶马古道重镇,建成茶旅漫游目的地、中国青砖茶现代化生产中心、营销中心和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55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其中青砖茶产值突破200亿元。

原料品质提升。设立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和良种繁育中心,建成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绿色生态的茶园种植基地,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80%。打造30万亩高效优质生态茶园,重点建设赤壁市17万亩核心茶园,青砖茶原料年储备量达20万吨以上。

茶叶加工升级。建成一批智能化、标准化、清洁化的茶叶加工中心,重点支持构建赤壁青砖茶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提升老青茶加工能力及渥堆发酵与醇化能力,开发多样化青砖茶再加工产品及深加工产品,提升名优茶、大宗茶的加工能力。茶叶总产量达到13.5万吨。

产业集群培育。重点打造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依托赤壁青砖茶产业园,产业链各环节培育1—2家骨干企业,鼓励按标生产企业使用“赤壁青砖茶”公用品牌,引导企业研发时尚化、便捷化、功能化茶产品,“赤壁青砖茶”年生产量达10万吨以上,在国内黑茶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组建咸宁市茶产业专家顾问团,集中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完善茶叶技术推广体系,配齐配优专业技术人才。建好咸宁茶产业发展研究院,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

茶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茶叶标准体系建设,全市绿色茶产品、有机茶和地理标志茶产品数量达到100个。完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体系,提高监管力度,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市茶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提升“赤壁青砖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到2025年超过60亿元。推动名优茶、绿茶、红茶资源整合,培育有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在国内重要城市建设赤壁青砖茶统一形象店与线下体验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营销中心,鼓励发展直供销售、会员定制、门店体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进消费模式转变,形成赤壁青砖茶品牌销售网络体系。

重振茶马古道之源。挖掘“万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资源,建立“茶企+基地+农户”和“旅行社+餐馆旅店+商户”等模式,重点打造羊楼洞万国茶市商业街区、百姓茶市民俗街区、明清古街文化街区等三大特色区域,推动建成规模型茶叶展览交易中心。继续举办“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开展展示展销、商务对接、洽谈签约等商务活动。联合茶马古道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依托羊楼洞·世界茶叶第一古镇、万亩茶园·俄罗斯方块小镇等旅游资源,“黑茶手工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打造集茶叶生产体验、采摘体验、异域文化体验和养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茶旅融合示范区,打响“万里茶道寻缘之旅”旅游品牌。支持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茶旅景点、茶旅线路,建设秀美茶园、美丽茶乡,全市年茶旅人次达300万以上。

表2-1 茶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高标准茶园基地 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等茶叶主产区 改造低产茶园面积2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0万亩。

标准化加工基地 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 建设“赤壁市赤壁青砖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通山县九宫山茶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50-60家茶企的标准化车间改造。新建清洁化初制加工厂20家,青砖茶万吨仓储5座。

茶叶创新产品开发 羊楼洞、赵李桥、九宫山、双狮、九井峰等龙头企业 打造1-2款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爆款”产品。

茶旅融合 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打造10个以茶叶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园、10条茶叶精品旅游线路,建设50个秀美茶园、美丽茶乡村。

销售市场拓展 武汉、咸宁市区;国内大中型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开设茶店50家、茶馆10家,在“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开设品牌直销店,在线下打造统一装饰风格的“赤壁青砖茶”品牌门店;咸宁茶对外销售窗口达1000个,年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

羊楼洞古镇·万里茶道之源 赤壁市 建设明清石板街、羊楼洞古镇、羊楼洞飞行运动中心、万里茶道景区、茶旅融合体验区五大核心功能区。

——蔬菜(莲)产业。以甘蓝、莲藕等优势品种为基础,稳定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面积,适度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加快发展藕带、莲藕、莲子产业,重点打造嘉鱼“绿色餐厅”、咸安城郊蔬菜基地、崇阳生态绿色示范基地,建成沿长江百公里蔬菜公园。全市蔬菜瓜果复种面积稳定在155万亩以上,其中莲藕面积达到10万亩。到2025年,蔬菜(莲)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其中莲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

优质蔬菜提标。强化种苗繁育,推广苗种试种和标准化育苗。推进高效菜园建设,提高种植基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加强品质监管,建设市级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中心。到2025年,绿色蔬菜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建设“百公里蔬菜公园”。以咸宁百公里长江岸线露地蔬菜为重点,统筹发展城郊设施蔬菜、丘陵山地特色蔬菜,结合绿色高效菜园建设与旅游发展,全域化打造蔬菜公园。支持嘉鱼县打造“绿色餐厅”,建设百里瓜果长廊、百里莲藕长廊、百里蔬菜长廊等三大百里长廊,打造蔬菜加工贸易与主题公园区,推动嘉鱼县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转变。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支持咸安区打造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城郊蔬菜基地。支持崇阳县以山区特色蔬菜为重点打造生态绿色示范基地。推进蔬菜产业与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科研教学等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景观农业、体验农业、特色民宿、农产品游购等新业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以嘉鱼甘蓝、嘉鱼莲藕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深挖传统文化底蕴,打造特色蔬菜(莲)专业镇、专业村,发展集现代农业展示、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业态,打造宜居宜游宜购的武汉城市圈文旅康养目的地。

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两瓜两菜”(甘蓝、大白菜、冬瓜、南瓜)精深加工,开发莲藕休闲食品和功能性产品,推动莲藕全系列开发利用,蔬菜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以上。

流通体系升级。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品牌上市蔬菜达50%以上。开展区域合作,培育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0家以上。

表2-2 蔬菜(莲)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优质蔬菜种苗繁育 嘉鱼县 建设3-5家蔬菜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推广中心,每年推出新品种80个以上。

嘉鱼“绿色餐厅” 嘉鱼县 “三大百里长廊”:在石矶头护县洲至簰洲湾团洲等洲垸,建设4万亩的“百里瓜果长廊”;在斧头湖黄沙湾到陆口珍湖沿水沿湖地带,建设6万亩的“百里莲藕长廊”;在新街镇到簰洲湾镇灌区,建设22万亩的“百里蔬菜长廊”。

“一区两组团”:在潘家湾镇打造“陆生蔬菜组团”,主要种植“两瓜两菜”及新品种蔬菜,发展体验型观光农业。在陆溪镇打造“水生蔬菜组团”,主要水生蔬菜(莲藕),发展荷莲观光旅游。在新街镇打造“蔬菜加工贸易与主题公园区”,建设大型蔬菜加工、冷藏、贸易集聚区,打造蔬菜种植观光、休闲、旅游和体验主题公园。

“一镇一品”:在潘家湾镇、簰洲湾镇建设5000亩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蔬菜科技园,在潘家湾镇建设1-3平方公里的“蔬菜公园”,在渡普镇建设5000亩“梦里水乡”湘莲基地,在新街镇建设3000亩“果蔬小镇”,在鱼岳镇建设2000亩精细特色蔬菜基地,在陆溪镇建设5000亩水生蔬菜科技园、莲藕小镇。

咸安城郊蔬菜基地 咸安区 建设向阳湖莲子种植加工观光产业园、5万亩标准化湘莲种植基地;以双溪桥镇、马桥镇为核心建设2万亩城郊蔬菜基地;在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建设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标准化莲藕生产基地。

崇阳生态绿色示范基地 崇阳县 新建城郊设施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

蔬菜(莲)精深加工 嘉鱼金润、嘉鱼嘉珍、湖北联创、崇阳瑞发等企业 打造2—3种“网红蔬菜”,蔬菜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以上。

流通体系建设 全市 重点建设5—6家生鲜蔬菜直供基地,引进2—3家大型鲜蔬交易平台。建设3—5家大型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交易中心。

——生猪(鸡禽及蛋制品)产业。支持大型畜禽企业加快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和布局发展,打造全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生猪年出栏量达到400万头,存栏量240万头;肉鸡年出笼达5000万羽,存笼2000万羽,蛋鸡年末存笼150万羽以上。生猪(鸡禽及蛋制品)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其中生猪产值突破100亿元。

畜禽规模产能建设。实施正大、正邦、双胞胎等大型畜禽企业生猪产业链项目和温氏集团5000万羽肉鸡产业链项目,推动全市规模化养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0%、90%。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两头乌猪”等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本土畜禽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系)及配套系培育,加快培育集抗病性强、产仔多、长势快、肉质好等特质为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系种猪基因品牌,逐步实现从引种向育种转变。

产业链配套建设。完善饲养、屠宰、储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环节管理,建设规模化生猪饲料加工生产基地,开展生猪屠宰企业信息化改造,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猪肉类熟食、禽肉类休闲食品、禽蛋类精深加工食品,生猪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推动全市畜禽产品实际加工量占出栏量的比重达到25%。

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县乡两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养殖、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动物疫病信息管理。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养殖场。探索完善畜牧业抵押贷款和“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信贷+养殖户”等信贷模式。

生态种养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普及推广率达到90%以上。

表2-3 生猪(鸡禽及蛋制品)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两头乌”的良种保护区 通城县 扩繁“鄂通两头乌”良种2万头。

高端瘦肉猪种猪联合育种科研基地 赤壁市 培育高端瘦肉种猪2400头。

生猪一体化

示范 崇阳县、通城县、赤壁市 崇阳县: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

通城县:正邦集团7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温氏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

赤壁市:双胞胎集团6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

鸡禽规模化

养殖 咸安区 温氏集团5000万羽肉鸡产业链项目

饲料加工基地 崇阳县、通城县、咸安区、赤壁市 建设生猪饲料加工生产基地3—4个,本地饲料供给能力达到65万吨。

动物疫病防治 全市 建设6个以上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6个县级公益性清洗消毒中心、30个大型清洗消毒中心。

鸡禽生态养殖示范 赤壁市、通城县、嘉鱼县 赤壁市:建设卢彪生态土鸡养殖场、生态土鸡养殖场、王三林生态土鸡养殖场等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基地。

通城县:建设八燕普雄生态养殖场。

嘉鱼县:建设嘉鱼县林下135生态养殖基地。

——竹产业。突出楠竹、雷竹融合发展,统筹竹林抚育、竹材加工、竹产品食用开发、林下种养与竹林旅游,推进国家级竹资源种质资源库、国家储备林基地、竹新品种培育基地、竹种苗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木材(竹)战略储备基地。探索竹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精品民宿,开发竹文化旅游,打响“鄂南大竹海”城市名片。到2025年,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市建设5万亩笋竹两用林、笋用林丰产示范园、竹林复合经营和竹阔混交高效示范基地,楠竹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以上,雷竹抚育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雷竹笋用林面积扩大到8万亩。

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开展竹材料、竹纤维纺织和竹工艺品等研发,鼓励以竹为原料发展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包装造纸等产品。开展雷竹大宗鲜食笋制品初加工、竹笋精深加工新产品和竹笋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高标准建设咸宁竹产业园,围绕竹浓缩液利用、竹炭基肥、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发竹子萃取、竹子养生等系列产品,建设以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与技术产品研发推广相融合的综合性园区。

加强竹品牌建设。加大竹产品宣传力度,拓展营销市场,争创名优品牌。加强竹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开辟线下商超、高端餐饮、连锁餐饮以及线上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借助温泉国际文化旅游节、竹产业发展大会、竹产品交易会等平台,扩大咸宁竹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竹林旅游发展。深入挖掘竹子景观观赏、生态养生、文化艺术等价值,引导生态涵养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盘活利用闲置农村村民住宅发展乡村民宿,加快崇阳雷竹小镇、“鄂南大竹海”旅游区建设,推动观光休闲、文化旅游、养生健康融合发展。

表2-4 竹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楠竹生产一体化

示范区 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 建设5万亩笋竹两用林、笋用林丰产示范园、竹林复合经营和竹阔混交高效示范基地,培育示范片、示范镇(村)、示范户。

“鄂南大竹海” 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 整合咸安区星星竹海、赤壁市随阳竹海、崇阳县金沙竹海等竹林旅游资源,高标准建设“鄂南大竹海”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

雷竹产业化示范区 崇阳县 在崇阳县白霓镇、沙坪镇、石城镇、青山镇打造雷竹标准化种植片区;在天城镇、桂花泉镇打造竹加工、竹旅游、竹文化的雷竹三产融合片区。重点在桂花泉镇建设以新品种培育、种植、示范为主要功能的高标准雷竹种植示范区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新增雷竹笋用林2万亩。

雷竹小镇 崇阳县 在崇阳县新建竹文化接待中心、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崇阳雷竹博物馆,重点建设竹类观光园2个,竹类观光加工车间2个,竹类养生馆2个。

——中药材产业。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推进提品质、育品牌、深加工,加快道地药材综合利用和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省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区、“中医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助推全市建成中部康养城。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含野生抚育面积),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

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打造野生道地中药材保护区,全市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年繁育能力达到3亿株,实现主要品种区域内集中供应、自给自足。

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培育细分行业冠军企业,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农场(农户)等发展模式,组建由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中药材经纪人组成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改扩建初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集成中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实现中药材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保障中药材品质。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制(修)订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种植生产、产地加工与商品分级、质量检测、包装储运等系列标准,提升道地药材生产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市级以上中药材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分别达到15家、20家。

道地药材品牌培育。科学评估本地道地药材特异性质,引导开展通城金刚藤、通城钩藤、崇阳黄精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注册工作,打造道地药材品牌。

中医药康养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美容日化、中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中医康养、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开办连锁国医馆、艾灸馆、中药房,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建设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等,发展中医药会展和文化产业,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表2-5 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野生道地中药材保护区 药姑山、黄龙山、黄袍山 新建2—4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市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年繁育能力达到3亿株。

道地药材标准化基地 通城县、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 在通城县、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支持通城县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大县,新建道地中药材基地6万亩。

中药材加工 通城县、咸安区、崇阳县 高标准建设通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湖北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福人药业金刚藤产业园。在通城县新建中药材交易市场1个。

“中医农业”示范区 咸安区 推进“中医农业”大数据中心、中医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建设,建设种养业试验示范产业园区、清洁生产投入品产业园区、体验式康养产业园区和200个中医农业“百农园”“生态体验馆”或“体验式康养园区”,培育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中医农业生态品牌。

——油茶产业。围绕扩规模、提单产、促融合,推进油茶生产质效提升。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产值突破60亿元。加快建设高品质油茶原料基地,打造高端茶油品牌,建成咸宁10万吨级茶油存储基地,打造承接北方及全国油料市场的桥头堡。

高标准油茶原料基地建设。扩大全市油茶种植规模,推广“公司+基地”“油茶庄园”等模式,更新或抚育改造低产油茶林30万亩,新造高产油茶林5万亩。整合周边临湘市、岳阳县、修水县、平江县、阳新县及黄冈市油茶资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包回收油茶果(籽)、代加工、贴牌生产等方式,使全市可利用的油茶加工原料基地总规模达到200万亩以上。

高产油茶品质提升。加强定点育苗,年繁育油茶良种壮苗700万株以上。强化种苗质量检验和检疫,落实“三证一签”制度,严格限制外来不明品种。推广丰产性好、茶籽品质高的优良品种,实行轻简化栽培技术,制订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标准,提高油茶单产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品种、产量等进行大数据监控和分析,及时作出生产调整。健全可追溯体系,全面实行油茶生产许可、产地标识、防伪标识、条码制度和质量认证。

高端茶油品牌打造。围绕打响“黄袍山茶油”品牌,培育5—10家油茶深加工企业,统一加工标准、品牌使用、包装标识,打造中高端食用油产品。推进通城县茶油生产储存基地项目建设,年储存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

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油茶食品、油茶茶皂素类产品及油茶壳深加工技术等,探索利用茶皂素的药理效能,研发降脂、消炎、保健、抗衰老等领域产品和辅料,开发油茶壳食用菌、壳渣有机肥等加工业,推进发展油茶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表2-6 油茶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高标准油茶原料基地 通城县、通山县 新增油茶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

茶油生产存储基地 通城县 推动建设中粮集团咸宁10万吨级茶油存储基地,打造北方及全国油料市场桥头堡。

——特色淡水产品。以发展设施渔业为重点,统筹生产与生态保护,加快构建水产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场和休闲渔业基地,打造全省生态渔业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稳定在42.3万亩,水产品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

发展现代水产种业。支持水产良种(制)扩繁基地建设,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推动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重点提升斑点叉尾鮰、鳜鱼、小龙虾等育种品质和产能,力争培育发展1—2个全国现代水产种业示范场,全市水产苗种生产总量达到50亿尾。

设施渔业升级。引导发展“零排放”池塘圈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水养殖等设施渔业,完成老旧池塘改造10万亩,力争培育发展10—15个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渔业三产融合。加快推进水产养殖、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及渔旅结合等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嘉鱼簰洲鱼圆”“赤壁小龙虾”等公用品牌,突出小龙虾、淡水鱼休闲食品开发,鼓励渔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

表2-7 特色淡水产品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水产种业提升 嘉鱼县、赤壁市 嘉鱼县:加强大岩湖斑点叉尾鮰良种场等良种(制)扩繁基地建设,年培育叉尾鮰良种亲本10万组、苗种15亿尾。

赤壁市:建设余家桥乡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

设施渔业示范 嘉鱼县、咸安区、通城县 嘉鱼县:改造精养鱼池5万亩,改扩建鮰鱼基地1万亩。

咸安区:在向阳湖镇建设1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通城县:改造精养鱼池1万亩。

——桂花产业。以桂花资源保护培育为基础,以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和全面利用为重点,加快发展桂花文旅康养产业,桂花全产业链产品、服务、品牌、规模达到全国领先、国际水平,打造成为全国桂花产业聚集地、桂花科技引领地、桂花文化传承地、桂花旅游首选地、桂花康养目的地,建成全球知名的中国桂花城。到2025年,全市桂花面积达到16万亩(含苗圃),其他香花树种面积达到4万亩,桂花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

建设名优桂花主产区。合理布局基地建设,推广良种壮苗、标准化造林和园艺化培育,推广机械化和立体栽培,实现桂花基地建设、绿化苗木培育和盆景盆花培养合理搭配和优质高效。建设苗木标准化种植基地,高标准培育常规用苗,提高品相和商品率。建设桂花采花高标准种植基地,按照生产便道和游步道网格化、抚育管理和鲜花采收机械化的要求建设,依据开花早晚合理搭配、延长花期,分品种、分区域栽植。启动古桂保护复壮工作,对挂牌一级古桂名木和未挂牌的古桂进行复壮。加快建设咸安区“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建成咸安区桂花特色小镇,打造桂花公园和景观廊道,带动全市打造8个桂花特色小镇,50个以桂花为特色的美丽乡村。

建立桂花科研支撑体系。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桂花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高标准建设中国桂花城种质资源库和金桂湖桂花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加快筹备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桂花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中国桂花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咸宁工作站,争取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秘书处落户咸宁。

强化桂花精深加工能力。建设桂花深加工产业园,以桂花药用、全株开发利用为重点,着力引进桂花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地桂花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围绕观赏、食用、药用、香用等功能,研发香精香料、保健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剂等桂花精深加工产品和桂花系列文创产品,打造一批桂花名优产品。

开发桂花文旅康养产业。以建设桂花博览馆、桂花种质资源库、桂花名优品种示范园为支撑,以提升桂花风景廊道建设为纽带,建设一批观桂赏桂景区和休闲观光景观带。建设全国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电商平台建设,建设展示交易中心、桂花产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举办世界桂花节会,加强产品宣传展示。建设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依托咸宁市文旅、史志、档案等部门和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嫦娥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深入挖掘“吴刚伐桂”“嫦娥飞天”“桂花仙子下凡”等神话传说、“冯京连中三元蟾宫折桂”等历史故事、“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等民间风俗,举办“中国(咸宁)芳香健康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桂花文化论坛”“桂花飘香·天下咸宁大型桂花文化游‘源’活动”,提升咸宁桂花的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

表2-8 桂花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项目 建设地点 任务及目标

“中国桂花城”核心区 咸安区 桂花特色小镇:以桂花镇为核心,建成5万亩桂花基地,打造古桂保护、鲜花采摘和苗木生产等三个核心区。

桂花景观廊道:以桂花镇和马桥镇为主,建设咸通高速沿线桂花长廊;以国道省道为重点,建设107国道、360省道、208省道等以桂花为主的景观廊道;以淦河为纽带,沿线绿化以种植桂花为主,建立淦河桂花观赏廊道。

“中国桂花城”核心区 咸安区 桂花游园:在横沟桥镇省林木种苗场建立“咸宁桂花种质资源库”科普园。以桂花镇古树群落为基础,建设古桂群落观赏园。以贺胜桥镇江南桂乡项目为载体,打造集文旅、研学、康养于一体的桂花博览园。以华彬低碳示范区桂花展示区为载体,打造低碳桂花园。以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庄为主,利用四旁地种植桂花,建设城乡桂花小游园。

花香植物良种繁育基地 咸安区 建设品种数150个以上的桂花基因库1个。

桂花采花高标准种植基地 咸安区 按照生产便道和游步道网格化、抚育管理和鲜花采收机械化的要求建设,采用产花量大、易脱落的桂花品种如小叶金桂、柳叶苏桂、波叶银桂、金球桂等,并依据开花早晚合理搭配、延长花期,再分品种、分区域栽植。规划总面积2万亩,建成集鲜花采收、花海闻香、田野休闲于一体的生产示范和生态旅游基地。

桂花产业示范基地 咸安区、通城县 咸安区:在桂花镇鸣水泉村建设万亩桂园。金桂湖桂花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桂花产品生产与销售基地。

通城县:在通城县建设四庄乡大溪花卉苗木基地、四庄乡大麦地苗木基地。

江南桂谷 咸安区 推进文化公园、丹家振兴、月桂宫、康养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湖北省桂花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咸安区 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要求进行桂花及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研发桂花及其产品有效成分检验方法,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就近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协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制定企业标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咸安区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核心,联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市林业科学院等单位,承担桂花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中试任务。

二、培育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链

支持各县(市、区)挖掘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资源,统筹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重点培育特色水果、优质稻米、苎麻、传统食品等特色产业,拓展名优特产资源新功能新价值。

——特色水果产业。以猕猴桃、枇杷等为重点,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力争到2025年,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枇杷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特色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优质稻米产业。实施优质稻米产业链培育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建设优质粮食基地,推动种子育、繁、推与粮食产、加、销一体化协同发展,争创一批“中国好粮油”和“荆楚好粮油”产品。开展功能型水稻种植试验示范,逐步扩大名优特新水稻品种种植规模,依托向阳湖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特色康养产业园建设推动水稻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优质稻米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苎麻产业。实施“中国草”复兴工程,恢复扩大苎麻种植规模,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推动苎麻种植、纺织、印染加工、出口协同发展。到2025年,苎麻纺织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传统食品产业。以崇阳小麻花、通城豆干、通山麻饼和包坨为依托,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加强“新特优”产品研发。到2025年,传统食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特色。在武汉近郊打造中国桂花城、“中医农业”示范区、苎麻种植加工集散地,培育现代都市农业和城乡融合新产业。在长江岸线,建优国家级甘蓝特优区,挖掘莲藕产业潜力,打造沿江双水双绿产业带。在低山丘陵地区,建优国家级青砖茶特优区和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省级猕猴桃特优区,打造丘陵平原规模化养殖产业带。在中山地区建设国家级幕阜山油茶产业集群、省级枇杷特优区、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区、幕阜山再生稻产业带和幕阜山绿色畜牧产业带,推进竹林综合利用和小水果高质量发展,打造传统食品产业集群。

专栏2-1主要农产品生产布局

1.茶叶。以国家级赤壁青砖茶特优区为核心,辐射咸安区、崇阳县,打造“赤壁青砖茶”优势产业链(集群)。统筹区域特色,打造名优茶、红茶、绿茶等优势产区,咸安区重点发展名优绿茶,通山县重点发展高山红茶、乌龙茶,崇阳县重点发展白茶、黄茶,通城县以名优绿茶为重点,发展早春名优茶,扩大精制出口茶规模。

2.蔬菜(莲)。嘉鱼县重点打造4万亩“百里瓜果长廊”、6万亩“百里莲藕长廊”、22万亩“百里蔬菜长廊”,建设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蔬菜科技园、鄂南蔬菜加工园、全域绿色高效菜园。咸安区重点打造城郊都市蔬菜产业带,建设15个城郊蔬菜保供基地,建设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莲藕生产基地。崇阳县重点建设1.2万亩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3.生猪(鸡禽鸡蛋制品)。建设幕阜山绿色生态畜牧产业带,在通城县建设“两头乌”良种保护区;在通城县、崇阳县开展杂交猪标准化养殖,在通山县开展三元猪规模养殖;在通城、崇阳开展林下养鸡示范。建设丘陵平原规模化养殖产业带,在赤壁市、嘉鱼县、咸安区开展三元猪规模养殖;在咸安区开展高效肉鸡养殖示范,在嘉鱼县、赤壁市开展优质蛋鸡养殖示范。以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为重点打造高效鸡禽规模养殖区;以通城县、通山县、咸安区、崇阳县为重点打造品牌生猪重点培育区;结合标准化养殖开发休闲观光项目,在幕阜山区打造牧旅产业融合示范区。

4.竹。在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等县(市、区)建设楠竹种植加工一体化示范区;依托赤壁市、崇阳县、通山县竹林资源,打造“鄂南大竹海”。以崇阳县为核心打造雷竹产业化示范区,建设雷竹现代农业产业园、雷竹小镇,辐射带动通山县、咸安区、赤壁市等县(市、区)稳定雷竹抚育面积,扩大笋用林开发面积,建设3-5个标准化雷竹笋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5.中药材。以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为核心,建设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区,发掘幕阜山区道地药材资源,开展标准化种植和产地初加工;支持通城县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大县、支持崇阳县打造黄精大县,重点建设野生中药材保护区、种苗繁育基地和种植基地。支持咸安区建设“中医农业”试验示范区,开展中医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的试验与生产,建设体验式中医农业药谷、养生谷、“百农园”。

6.油茶。重点在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扩大油茶种植规模,鼓励林农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分散种植,辐射周边地区开展高标准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幕阜山油茶产业集群。

7.特色淡水产品。咸安区重点发展鳜鱼和黄颡鱼养殖;嘉鱼县重点建设斑点叉尾鮰苗种繁育基地,适当探索其他鱼类苗种繁育;通城县重点推进翘嘴鲌养殖;崇阳县重点增强虹鳟、鲟鱼养殖能力,做强冷水鱼养殖品牌;通山县重点扩大鲈鱼养殖规模,发展生态循环水养殖;赤壁市重点发展稻虾产业,稳定小龙虾养殖规模。

8.桂花。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市区协同发展的桂花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全国名优桂花主产区。重点在咸安区建设中国桂花城核心区,打造生产示范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其他县(市、区)开展基地建设。

9.特色水果。以赤壁市、咸安区为中心,划定商品化猕猴桃适栽区,遵循适地适栽原则确定主导品种和种植规模,开展高标准建园、集中连片开发、生态绿色种植,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5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在通山县建设野生猕猴桃保护区,开展野生猕猴桃优异基因发掘和立体培植。以通山县为重点,建设高产优质枇杷示范基地2万亩。

10.优质稻米。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重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稳定稻虾面积,适度扩大稻蛙、稻鱼面积,优化沿江双水双绿产业带,带动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0万亩;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重点发展水稻“一种两收”,巩固幕阜山再生稻产业带,带动全市再生稻面积达到20万亩;在咸安区建设功能型水稻试验示范区,带动全市发展特色功能稻5万亩。

11.苎麻。以咸安区为核心,辐射嘉鱼县、赤壁市等苎麻种植重点区域,建设苎麻生产核心区,打造苎麻种植、纺织、印染加工、出口产业集群。

12.传统食品。以崇阳小麻花、通城豆干、通山麻饼和包坨为重点,依托湖北众望科工贸有限公司、湖北三普蜂业有限公司、通山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绿美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以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为主干的传统农产品加工集群。

第三节 推进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化

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对内挖潜培育与对外引进结合,扶持现有重点企业扩规提档,培育中小企业增资上规,发展创新型企业,每个产业重点培育1—2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5—10家加工型龙头企业、20家成长型企业。探索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培育组织联系紧密、产业深度融合、带农作用突出的联合体。到2025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300家以上。

专栏2-2 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行动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工程。重点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茶叶企业1家,过5亿元

茶叶企业2家,过亿元茶叶企业10家。扶持引进叶菜类、爪果类蔬菜大型初加工企业和莲藕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培育5—10家产值过亿元的蔬菜精深加工企业。

2.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工程。围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每个县重点培育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二、壮大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

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千百十”提升工程。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支持组建加工联合体,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打造以赤壁青砖茶为龙头的茶产业加工集群,以赤壁市、嘉鱼县为中心建设老青茶加工园区,以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为核心建设青(米)砖茶加工园区,以咸安区、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等为核心建设绿茶加工园区,以通山县为核心建设红茶加工园区,以通山县、赤壁市为核心建设茶叶精制加工园区,以赤壁市为主建设茶叶深加工园区。打造以嘉鱼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加工集群,支持建设叶菜类、瓜果类蔬菜初加工和莲藕精深加工园区。打造以幕阜山为主干的传统食品加工集群,支持建设综合性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农特食品加工基地。支持各县(市、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建设粮油、畜禽、水产、中药材、水果、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

表2-9 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指引

类别 发展重点 主要建设项目

粮油 提升高端优质稻米生产能力,开发高端石碾米、配方大米和功能大米代餐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建设嘉鱼县康凯粮油产业园、通城县优质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园,崇阳县5万亩红薯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在赤壁市、通城县、嘉鱼县建设油菜籽精深加工基地。

茶叶 茶多酚、茶片剂、茶食品等新型茶制品 支持赤壁市万吨砖茶康健食品饮料加工项目、抹茶产业开发项目、砖茶原料清洁化加工项目;支持通城县双狮茶业茶叶精深加工项目、通城县霞光茶业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

中药材 推进生物化工、医药保健等副产品综合利用 重点在通城县建设年处理中药材8000吨中药饮片加工厂,年加工中成药1000吨中成药加工厂。

果蔬 重点发展果汁罐头、脱水蔬菜等休闲食品 重点在通城县建设紫苏精深加工产业园;在嘉鱼县建设蔬菜精深加工基地和果蔬脱水产品加工厂;在崇阳县建设特色水果加工基地。

竹 竹食品、竹工艺品、竹纤维、石墨烯等高附加值产品 推进崇阳县雷竹笋深加工、雷竹竹材开发利用项目和通城县楠竹仙酒及竹茶、竹工艺加工项目。

畜禽 发展熟食类、即食类制品 在通山县新建年产200万吨饲料加工厂1个;新建年屠宰量生猪10万头、鸡鸭禽类40万羽、牛羊1万头畜禽加工屠宰场1个。

水产 开发鱼类蛋白质、虾壳素、活性肽、鱼味调味料等深加工产品 支持赤壁市小龙虾深加工建设项目。

综合型加工基地 通过企业自主研发或校企协同攻关,大力开发生产休闲食品、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制品、文创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重点建设高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通城关刀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嘉鱼嘉安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嘉鱼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嘉鱼嘉安簰洲园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赤壁畅健农产品加工园等。

三、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在规模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拓展乡村产业,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集聚区。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样板。构建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动”体系,依托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发展其他园区。每个园区紧抓1—2个优势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聚投入、产业集群发展和功能集合构建,提升产业基础、配套设施、主体实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贯通供应链。用3—5年时间,培育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培育10个特色产业强镇。支持乡镇围绕主导产业,聚集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建设标准原料基地、产地初加工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基地,提升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创响“乡字号”“土字号”品牌,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用3—5年时间,培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10个。

培育2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每个村围绕1个主导产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产业联合体,实现与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有效对接,推动标准化生产、质量可追溯,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用3—5年时间,培育20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特色产业专业村。

专栏2-3乡村产业平台载体提升行动

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咸安区杨畈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嘉鱼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赤壁市赤壁青砖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城县药姑山中医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崇阳县雷竹现代产业园”“通山县九宫山茶业产业园”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力度。

推进“嘉鱼县嘉安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嘉鱼县康凯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通山县富民水果产业园”“赤壁市现代农业水果产业园”“嘉鱼县陆溪镇莲藕产业园”“嘉鱼县金润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咸安区高桥镇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嘉鱼联乐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通城县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通山县枇杷产品加工产业园”“通山县大畈枇杷现代农业产业园”“咸安区马桥镇农旅综合体产业园”等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扩规。

支持建设赤壁市长江滨湖地区小龙虾产业园、咸宁高新区黄精综合产业园、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二期)、咸宁高新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咸安区幕阜山蓝莓产业园、咸安区向阳湖莲子种植加工观光产业园、嘉鱼绿色水果产业园、嘉鱼渡普脐橙产业园、湖北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福人药业金刚藤产业园、通山县八福康枇杷产业园、咸安区双溪“三桥”蔬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

2.产业强镇建设工程。

支持咸安区向阳湖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支持嘉鱼县潘家湾镇、簰洲湾镇壮大蔬菜产业;支持赤壁市赵李桥镇打造茶旅融合示范样板,神山镇壮大猕猴桃产业;支持崇阳县肖岭乡建设生猪调出基地,金塘镇发展“甜蜜”产业;支持通山县大畈镇、慈口乡做大做强水果产业;支持通城县大坪乡做优道地药材基地。

四、加快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培育

深化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每个行政村重点培育1—2个“六有家庭农场”,择优遴选示范家庭农场。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做好全面统计和生产经营情况典型监测。健全家庭农场财政、金融、用地等扶持政策,发展区域性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组织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50家。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按照“六有”标准,做强单体社,发展联合社,做大品牌社,整合薄弱社,淘汰“空壳社”。推进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建立示范社名录,开展“村社共建”和联合社培育,加强合作社服务中心和县乡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示范社达到70家。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支持发展专业服务公司,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每个乡镇重点培育1—2个“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建立服务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和托管服务主体名录,组织有关部门、服务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协会研究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全市农业托管年服务面积达到500万亩次以上。

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合作与联合,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整合土地资源、涉农项目资金、社会化服务等,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通过“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模式使小农户共享合作收益。构建带动小农户绩效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农和项目审批、验收、示范评定的参考依据。到2025年,全市农户入社率达到34%。

专栏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行动

1.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鼓励乡村本土能人、返乡农民工、优秀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以及科技人员等创办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带动小农户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2.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指导农民合作社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加强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建立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核算,公开财务报告,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盈余分配方案。支持农民合作社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烘干、初加工等设施,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总结推介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3.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工程。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面向小农户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建设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助农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生产、供销、信用一体化。推广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专业承包等服务方式,实现农机、植保、技术等服务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超市等新组织形式;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做好资格审查、信息录入和动态更新等工作。4.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提升工程。支持小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等方式开展生产,共同购置农机农资,接受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鼓励小农户利用实物、土地经营权等作价出资办社入社。引导小农户依法组建产业协会、联合会,在产品营销、发展休闲农业等过程中共享市场资源。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统一生产营销、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创、融资担保等方式,与小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

第四节 推进农业标准化

一、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加快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品牌打造、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打造一批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300个。

表2-10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指引

类别 重点任务

茶叶 建成30个千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有机茶园、智慧茶园分别达5万亩、5000亩以上,打造30万亩高效优质生态茶园。

蔬菜 推广苗种试种和标准化育苗,推进高效菜园建设,建设1个市级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中心。到2025年,绿色蔬菜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生猪 支持赤壁市新建改扩建60家标准化养殖场,发展“代养户”80个。支持咸安区新建存栏5000头、年出栏1万头以上绿色高效规模养殖场14个。支持通山县发展温氏、正邦、正大、海大和双胞胎等生猪企业+农户合作代养模式,力争“公司+农户”生猪代养规模场达到129个,同时在黄沙铺、南林桥镇建1-2个存栏1500-3000头的良种能繁母猪基地。

竹 推行精准抚育管理,选育优质笋用竹品种,研发清洁高效栽培技术,结合通村通乡公路建设完善竹区道路,完善笋竹灌溉设施。推广应用地轨道搬运机、竹笋采挖机具等机械装备,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栽培生产、覆盖早出笋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施有机肥(幼林)“五个全覆盖”。

中药材 在通城县、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完善耕作便道、产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GAP、GMP认证标准进行中药材种植规范管理。推行林下有机种植、仿生栽培、间套轮作等生态种植模式,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针对不同品种和采制环节,制(修)订道地药材采收、晾晒、炮制、包装储运等系列标准。

油茶 强化种苗质量检验和检疫,落实“三证一签”制度,严格限制外来不明品种。推广丰产性好、茶籽品质高的优良品种,实行轻简化栽培技术,制订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标准,健全可追溯体系,全面实行油茶生产许可、产地标识、防伪标识、条码制度和质量认证。

桂花 建设苗木标准化种植基地,高标准培育常规用苗,提高品相和商品率。建设采花高标准种植基地,建设网格化生产便道和游步道,提高抚育管理和采收机械化水平。

二、建设标准化冷链物流基地

在农产品优势产区,新建改造农产品交易市场、集散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农产品产地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鲜活农产品主产县,统筹地方农业产业园、示范园或电商孵化园等资源,建设农产品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在特色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产地田头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与田头市场。加快农贸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增加零售网点,提升直供比例,重点建设5—6家生鲜蔬菜直供基地,引进2—3家大型鲜蔬交易平台。加强产地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建设,推广节能环保冷链运输车辆及相关配送设备,建设3—5家大型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推广产后预冷、初加工、储藏保鲜盒低温运输技术,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建立跨地区长途调运的“南菜、南果北运”冷链物流体系。加快禽肉水产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全过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水产品超低温储藏、运输、包装体系。

三、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加工体系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建设中小型产地初加工车间,在粮油、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或规模化示范基地,新建、改扩建一批区域性大型产地初加工中心,取缔“三无”小作坊,升级初制加工厂,整合、新建高标准规模加工厂,引进清洁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构建赤壁青砖茶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统一青砖茶采收标准,推广鲜叶加工水洗技术和食品级环保包装材料,建设青砖茶标准化原料加工车间、专业晒场和黑茶检测中心,推广砖茶可视芯片电子身份证应用。提档竹产品加工,鼓励本土楠竹加工企业整合“低小散”工厂(作坊),完善加工、分级、拣选、包装、保鲜、储藏、运输等配套设施,推进产地初加工标准化。逐步淘汰油茶小作坊加工,围绕打响黄袍山茶油品牌,统一加工标准、品牌使用、包装标识。支持龙头企业在畜禽集中养殖区或养殖示范基地,新建、改扩建一批区域性屠宰厂。

专栏2-5 农业标准化提升行动

1.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工程。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2.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1个国家冷链物流基地。有序推进以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为基础的冷链物流基地储备建设,力争新增冷库库容50万吨。续建赤壁曙光智慧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嘉鱼嘉安15万吨冷库农产品集散中心,新建咸宁高新信华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赤壁望家欢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崇阳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改扩建通

城宏锦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城新三汇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

3.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工程。在咸安区新建20亩水产综合交易市场,配套建设万吨水产品冷藏仓库。在通城县建设1个综合型出口茶交易平台,在摩洛哥建设1个咸宁茶叶海外展销中心。在嘉鱼县沿武嘉一级公路新建1个大型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在通山县国际商贸城(杭瑞高速通山出口处)建设茶叶批发交易市场1个。

第五节 推进农业品牌化

一、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

按照“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模式,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111”行动,重点支持赤壁青砖茶打造百亿茶产业核心大品牌,支持各县(市、区)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鄂南十大名优农产品”滚动评选机制,精选“咸宁优品”品牌。到2025年,赤壁青砖茶成为湖北第一、中国驰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砖茶区域公用品牌,各县(市、区)培育2—3个省内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

加强原产地品牌培育与保护,对优势产品实行统一商标注册。建立品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大数据平台,完善农产品种养、加工、存储、流通环节的“出生证”“身份证”“居住证”“学历证书”信息,实现动态监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网红经济、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营销模式,探索建设网红直播基地,开展直播节活动。构建“鄂南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宣传、展示、交流、交易平台,组织参加农博会、农交会、茶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继续举办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支持品牌农产品在国内一线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宣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窗口。

表2-11 农产品品牌建设指引

类别 培育重点

茶叶 重点打造“赤壁青砖茶”核心大品牌,恢复和发展“瑶山红茶”“松峰绿茶”“九宫山茶”“崇阳白茶”“通城毫绿”等名优茶品牌。

水果 重点打造“赤壁猕猴桃”“大畈枇杷”“隐水枇杷”等品牌。

蔬菜 重点打造“嘉鱼甘蓝”“珍湖莲藕”“白水畈萝卜”等品牌。

中药材 重点打造“通城金刚藤”“通城钩藤”“崇阳黄精”“通山南丹参”“嘉鱼莲子(芯)”等道地药材品牌。

粮油 重点打造“康凯虾香稻”“黄袍山茶油”“阿汤嫂食用油”“石溪彩米”“源盛胚芽米”“赤壁香有机米”“故乡云红薯汁”“杨畈烧”等品牌。

畜禽 重点打造“通城两头乌猪”“咸安巴马香猪”等品牌。

水产 重点打造“西流湾簰洲鱼圆”等品牌。

第六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化

一、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结合全域旅游布局,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35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依托果菜茶等特色基地,开发赏花游、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科普康养等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休闲农业示范点。实施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建设万间乡村旅游客房、千桌农家饭,研发百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特色菜。发展节会农业,结合温泉养生文化、青铜文化、嫦娥文化、三国文化、瑶族文化、农耕文化、西凉湖渔业水产文化等资源,擦亮“香城泉都”旅游品牌。推进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助力咸宁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20个。

表2-12 咸宁市休闲农业精品路线

咸安区:学史赏花人文游、生态田园风情游、美食美景养生游、赏花品竹民俗游、湖鲜历史文化游、红色记忆体验游。

嘉鱼县:渡普镇大路村斧头湖畔生态农业园、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乐邑坊、新街镇马鞍山村富德蔬果乐园、官桥镇官桥村八组、官桥镇白湖寺村舒家湾蜜泉果庄、陆溪镇印山村康丰源生态农业园、金色年华生态养生谷、团洲岛。

赤壁市:万里茶道源头观光线、现代三国赤壁农旅休闲线、随阳爱情文化休闲观光线、娘娘山庄山水休闲线、沧湖荷色民宿休闲线、赵李桥瑜伽休闲线。

通城县:美丽乡村休闲游、沙(堆)(大)溪线生态山水游、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园、幕阜山绿色产业带生态游。

崇阳县:避暑养生游、自驾露营游、山水休闲游。

通山县:杨芳林乡竹林风、忆江南、大城山生态旅游、九宫山生态农业观光、大路乡新桥冯村、山口村产业生态观光园、大畈八福康田园综合体、慈口大竹生态旅游。

二、推进“农业+大健康”融合发展

以“药食同源”植物种植为基础,依托中国中部康养城、中国桂花城建设,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挖掘中药材、茶叶等农产品食疗价值,提高保健酒、保健茶、保健食品研发生产能力,培育一批健康食药材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以功能型水稻种植、保健食药品加工为基础,加快建设向阳湖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特色康养产业园。围绕桂花、茶叶、水果、油茶、蔬菜、竹类、中药材等农业资源,发展集观赏、康复、养老、膳食调理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打造一批健康服务管理基地、康养休闲示范基地。到2025年,“药食同源”植物种植规模达到100万亩以上,产值达50亿元。

三、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六种类型,支持各县(市、区)选择合适类型开展试点示范,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依托产业园区、特色村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结合的多类型融合业态,健全与小农户有效衔接的融合机制。“十四五”期间,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3个,国家级融合发展先导区1个。

专栏2-6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1.休闲农旅示范工程。续建完善咸安区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咸宁杨畈农高区华中百草养生园、嘉鱼县梓山湖蜜月湾玫瑰园、赤壁市俄罗斯方块小镇、赤壁市娘娘山万亩茶园、崇阳县香榧生态康养产业园、通城县优质高产水果采摘园、通城县塘湖知青庄园、通城县麦市梦幻田园、通城县高冲人民公社等旅游点。支持咸宁高新区新建农耕印象创意园、特色水果采摘园;支持咸安区新建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支持嘉鱼县新建斑点叉尾鮰渔博园、七彩田园、金润休闲农场。支持通山县新建大畈阳春园食品观光园、金牡丹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和赤诚水果采摘观光庄园。以赤壁市汀泗桥镇、赤壁镇、官桥镇、赵李桥镇、余家桥乡,通山县洪港镇、南林桥镇,崇阳县青山镇,通城县大坪乡,咸安区高桥镇、向阳湖镇等为重点,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

2.乡村旅游“万千百”建设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0000间特色乡村旅游客房,做好1000桌特色乡村农家饭,开发100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菜,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

3.“香城泉都”旅游品牌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中国桂花城、白水畈田园综合体、三湖连江文化生态旅游区、羊楼洞世界第一茶业古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办好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枇杷旅游节、嘉鱼文化乡村旅游节、崇阳县提琴戏剧节,开展“乡约白水畈萝卜小镇”“马桥油菜花海乡村记忆馆”“黄袍山帐篷节”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4.向阳湖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特色康养产业园建设工程。在向阳湖文创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功能型水稻研发中心,功能型水稻大面积种植推广基地,功能型大米、糖尿病、高血压保健食品加工基地及特色康养产业园。

5.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程。

支持嘉鱼县、通城县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扶持和投融资机制等方面自主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支持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争创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围绕1-2个特色主导产业,依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融合业态,带动小农户发展,示范区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平均水平20%。

支持赤壁市赵李桥镇、通山县大畈镇、崇阳县铜钟乡等3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和18个省级示范村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建设通山县富水湖柑橘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城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融合发展示范区、咸安区白水畈萝卜三产融合示范园、咸安区三产融合示范园、咸宁农高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赤壁葛仙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赤壁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

第三章 夯实生产基础,构建供给与保障体系

强化保供固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升农业灾害防范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粮食生产向重点发展区集中,有力保障粮食、油菜、畜禽水产、蔬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节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一、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空间管控边界,严格管制土地用途,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化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力保“十四五”期间全市285万亩耕地和230.0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推动基础设施配套、地力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等资源要素集成,推进机耕路、田间灌排、骨干水源建设。开展绿色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耕地保护、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提升农田生态功能,推进生态田、生态渠、生态路建设。加快发展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实施精准灌溉、智慧灌溉工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以上。“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

三、持续提升耕地地力

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加强耕地保护“一张图”建设。扶持发展种地养地结合、保护性耕作,开展农用地土壤分级分类管控与污染治理修复,强化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预警。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分类采取管理措施。严格保护清洁耕地,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受污染耕地采取外源污染隔离、灌溉水净化、低积累品种筛选应用、水肥调控、土壤调理、替代种植等技术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确保受污染耕地全部安全利用。

专栏3-1 耕地资源保护行动

1.耕地资源保护与提升工程。在全市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广施绿肥、秸秆还田等耕地地力提升项目,落实有机质提升补贴;开展酸化土壤改良项目,推广土壤酸化改良技术、水肥一体化模式;开展样板田、科技田、示范田、效益田“四块田”建设。

2.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分年度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

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分年度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第二节 保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一、大力推进两区建设

高标准开展“两区”建设,确保全市14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地块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建立监测监管体系,定期对“两区”范围内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等进行动态监测。加强“两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分解种植面积到县、乡、村、主体和田块,层层压实责任。将粮食生产面积、总产量等指标和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各地乡村振兴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三农”资金安排挂钩。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优质粮工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十四五”时期,确保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29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7万吨以上。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进“两稳两扩”,稳定中稻、玉米种植面积,适度扩大双季稻、红薯种植面积。重点在赤壁市、嘉鱼县、崇阳县建设优质粮油主产区。以嘉鱼县为核心,辐射赤壁市、咸安区,发展甜玉米。以崇阳县、通山县为重点,在幕阜山区发展籽粒饲料加工玉米,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鲜食玉米8万亩。以通山县、崇阳县为重点,推进淀粉型、食用型红薯协调发展,红薯面积稳定在20万亩。

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推广渔稻、再生稻、特色功能稻、高产玉米、特色杂粮等优质专用品种。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优化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一种两收”“春—秋”甜玉米连作、玉米红薯间作套种等粮食高效种植模式。完善农技推广服务,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生产性服务,引导粮食生产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三、保持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保障优质油菜供给。以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为重点,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油菜籽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组织实施产油大县奖励、油菜轮作试点和国家大型商品油料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全市油菜产区双低品种推广率达98%以上。以县、乡为单位,整建制开展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发展季节性流转等适度规模经营,示范推广“双低双高多抗”油菜新品种、绿色高质高效“345”模式和免耕飞播技术,油菜单产水平提高20%以上。发展订单经济,升级油菜籽加工作坊,扶持做强加工企业,打造以油菜花海为主题、农旅融合发展的旅游品牌。重点培育油菜龙头企业1—2家,建成油菜农旅融合示范村镇15个。

保障“菜篮子”产品需求。恢复、扩大生猪产能,统筹推进肉牛、肉羊、家禽稳定发展,支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改造养殖饲喂、动物防疫及粪污处理等设施装备,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年出栏量分别达到400万头、10万头、70万只、4660万只。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管控要求,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一县一业”,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促进名优水产品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淡水鱼总量的40%。按照多样化、市场化、安全化需求,持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壮大露地蔬菜、水生蔬菜,稳定发展城郊设施蔬菜,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等特色蔬菜,实现品种互补、熟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蔬菜市场充足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专栏3-2 粮油供给保障行动

1.优质粮工程。在咸安区建设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在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功能型水稻试验示范区;在通城县建设60000亩绿色高产高效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在嘉鱼县簰洲湾镇建设10000亩优质稻(再生稻)-虾稻生产示范基地。在幕阜山区建设40万亩生态优质红薯生产基地,10万亩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

2.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工程。在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其中咸安区37万亩、赤壁市31万亩、崇阳县18万亩。建设生产加工一体化示范基地5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10万亩。

第三节 提升农业灾害防范能力

加强农业设施隐患排查与日常维护,及时升级改造、替换更新设施设备。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制定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建设自然灾害综合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保供应急保障中心,加强技术指导和灾后复产能力。指导调整抗灾农作物种植结构布局,示范发展避灾农业。强化动植物保护,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及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强化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鼓励县(市、区)建设高标准兽医实验室。建立水生动物病情测报体系,健全市县乡三级测报网络。“十四五”时期,确保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畜禽产品产地申报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

专栏3-3 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

1.应急储备库建设工程。建设1个市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物流园),6个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1座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和2个县级物资储备库。

2.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巩固提升全市7个国家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2个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立水稻病虫远程监测物联网及草地贪夜蛾监测网点。在全市主要农作物主产区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天敌繁育基地与生物制剂生产场。

3.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在定点屠宰场、交易市场和乡镇建设动物防疫检疫信息系统(采集、汇总、分析),在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畜禽地理定位及疫情控制系统,在县级动监所、疫控中心、乡镇兽医站扩建实验室。

第四章 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强化农业品种培优,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断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转变。

第一节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新建、改扩建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加强苎麻、黄精、金刚藤、猕猴桃等野生植物资源和嘉鱼蔬菜、大果红花油茶、瑶山红茶、石溪彩稻等特色作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通城两头乌猪、咸安野外游香猪、赤壁今楚首创猪、温氏黄羽肉鸡、通山乌骨山羊等畜禽资源开发和推广。强化和规范西凉湖鳜鱼、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赤壁皤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崇阳青山水库斑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通山富水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

二、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龙头企业资源,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咸安区建设国家农作物良种区域试验站、国家优质水稻原种扩繁基地、猕猴桃新品种繁育基地。支持嘉鱼县完善大岩湖国家级良种场、叉尾鮰繁育中心和水产省级特种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潘家湾蔬菜新品种展示园。支持赤壁市打造全国猕猴桃良种繁育中心,扩大无性系茶叶良繁基地面积,提档升级赤壁市国营种畜场。支持崇阳县建设南方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支持通城县建设“两头乌猪”良种繁育基地、道地药材繁育基地。支持通山县建设油茶、特色水果繁育基地。到2025年,繁种基地规模、品种覆盖面和供种水平显著提高,良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到52%。

三、强化种业自主创新

依托高校院所搭建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平台,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品种攻关联合体,开展“新特优”品种联合攻关与推广,培育2—3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研发新机制。建设鄂南现代种业展示示范基地,开展生物育种、试验示范和扩繁推广。依托湖北省农业种质资源交流共享交易平台,强化与农业种质资源富集地区合作。

专栏4-1 种业创新发展行动

1.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工程。支持嘉鱼县建设斧头湖野菱角、野藕保护区,斑点叉尾鮰种质资源库;支持通城县建设湖北省幕阜山区野生茶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中药材“隽六味”(金刚藤、黄精、钩藤、白芨、白术、七叶一枝花)资源库、“两头乌猪”良种保护区;支持通山县建立野生猕猴桃资源保护区;支持赤壁市、咸安区建设猕猴桃品种资源库。

2.南方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在崇阳县建设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3万亩,引进适合鄂南地区种植的作物品种和载培模式,开展水稻、油茶、玉米等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示范。

3.商品瘦肉猪种猪联合育种科研基地建设工程。依托湖北今楚联合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在赤壁官塘驿镇御屏山村建设500亩瘦肉猪育种平台,年提供纯种猪20万头,辐射父母代种猪120万头,基因覆盖商品瘦肉猪2400万头。

4.“鄂通两头乌猪”繁殖群建设工程。依托通城县国营种畜场,新建年扩繁“鄂通两头乌猪”良种2万头繁育基地,新建猪舍及配套设施12000㎡,购置仪器设备200台(套),开发种猪选育及管理软件1套。

5.鄂南现代种业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在咸安区建设200亩种业展示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种子展示试验用房400㎡,购置种子科研监测器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展示。

第二节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杨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极。建设湖北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解决特色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难题。联合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打造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重难点技术攻关。打造农业科技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双创”载体,支持通山县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到2025年,农业主要产业实现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认定10家省级及以上星创天地。

二、引进培育农业科研人才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教育资源,培养农业科研本土人才,重点培育良种开发、生产及精深加工实用技术研发等基础性研究人才。针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强化与省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专家学者,组建“三农”发展智囊团。深化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300名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三、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推广

加强粮油、水产、茶叶、油茶、蔬菜、水果、中药材、竹等重点产业技术攻关,研发推广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试验试点纳米技术等前沿科技运用于农业领域,为发展集约高效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安全健康型农业提供技术方案。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个,每年推广农业主推技术20项。

专栏4-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绿色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杨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3000亩加工园区、30亩乡村企业孵化基地、1000亩农产品物流园区、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园、鄂南中药材研发中心、华中香料植物研发中心。

加快建设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80亩农产品加工物资园区、500亩农业科技展示观光园、1000亩水稻良种繁育区、500亩水产养殖园、农业科技展示园区。

2.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工程。与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合作,加快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依托农业科技“五五工程”,配合开展科技兴农“515”行动,加强与湖北省农科院技术合作,重点开展病虫害防治、绿色种植养殖技术等关键领域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油菜345、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畜产品标准化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每年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5项以上。

3.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每个县(市、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6-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中2-3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和示范带动作用,每个基地每年推广种植养殖新品种1-2个,开展新技术试验不少于1-2项。重点支持建设咸安区湖北中医农业科技示范区、赤壁市现代农业高新区、通城县西丰穗农业科技园、崇阳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支持建设咸宁高新区国家级高标准猕猴桃“两新一高”(新技术、新品种、高效益)示范基地、咸宁市向阳湖食用菌种植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咸宁市嘉沃蓝莓产业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咸宁市卓远循环水种植养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嘉鱼县三湖现代茶叶种植基地、咸宁市富民现代机械化耕种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星创天地培育工程。支持建设沁丰农业星创天地、健民油茶星创天地、爱尔蔬火龙果星创天地,持续推进各级“星创天地”创建。

5.湖北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程。面向茶、桂花、油茶、竹、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湖北巨宁森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多平台综合、多资源整合、全支撑服务的特色农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为咸宁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纳米农业”试点工程。实施“纳米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纳米农业”试点,每个县(市、区)建设2-4个“纳米农业”示范点、示范片。重点研发推广纳米饲料、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纳米微增氧等节水净水技术,探索纳米技术全程应用模式,加快推进纳米技术在水产、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上的应用。每年推广纳米水产养殖2万亩、功能型水稻1万亩,依托试验示范,逐步建立起纳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打造咸宁“纳米鱼”“纳米稻”品牌。

第三节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探索实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综合建站、县办县管、县管乡用等模式,建立镇(乡)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站、所),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推行涉农院校农技推广专业定向招生、培养、就业,强化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定期轮训,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支持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主体协同开展农技服务,推行“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服务模式,鼓励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合法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选聘特聘农业指导员300人以上。

二、壮大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

加快培育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鼓励各类服务组织联合合作,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转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探索并推广“技物结合”“技术托管”等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在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栽培及收获、仓储物流等领域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有偿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区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后补助机制,激励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加大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培育力度,培育有完备服务标准、服务规范的农业科技服务企业2-3家。

专栏4-3 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升行动

1.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支撑工程。组织各地农业一线农技人员、专家采取理论学习、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新技术、新模式和基层农技推广信息管理等方面不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加快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组建“科创咸宁”科技志愿服务队,建立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对接“万名人才服务基层行动”,整合科技副镇(乡)长、科技特派员、“桂乡农匠”、科协“三长”及其他志愿力量,推动科技人才“上山下乡”。

2.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不定期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讲解、技术资料,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深入开展“桂乡农匠365”下基层活动,每年组织农技人员、专家组成“桂乡农匠”团队,深入基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

第四节 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改善农机化作业条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宜机化改造相结合,重点推进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补齐油茶定植、水果采摘等环节技术空白,研发引进适宜丘陵山地等特殊地形的专业农机设备。建立健全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大专技人才培养力度,稳定农机购机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推进农机信息化运用,推广智能化精准化作业终端。培育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3—4个、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2个。到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5万千瓦,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及农产品粗加工等机械化率均达到50%以上。

二、加快农业数字化建设

建设咸宁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完善市、县、乡(镇)、村数据采集体系,逐步开放信息资源汇聚交换和开放共享接口,推进涉农部门、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实现“云化”管理。鼓励、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创新,组织开展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推荐。结合地区特色和优势产业,推进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在农产品主产区率先建成智慧农场、智慧果园、智慧牧场、智慧渔场1—2个。到2025年,全市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达到10个以上。

专栏4-4 农业装备及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实施农机装备升级工程,全面落实先购置后补贴、去中间化等便民措施;优化报废更新工作机制,加快淘汰“变型拖拉机”和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能差以及难以修复的老旧机械,加快推广符合“国三”标准的动力装备。落实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行动,依托农机化项目,针对全市范围内新增联合收获机、大中型耕整机和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全面推广北斗高精度车载终端器。实施农机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引进建设农机产业园,培育农机大户、农机示范社,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和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服务和信息引导,提升农机抗灾救灾、安全监理执法、快速救援、机具抢修能力。实施农机行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农机大户、农机公益性服务人员和农机合作社机手开展农机操作与维修、农机作业、农机合作社发展等领域的培训。

2.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在咸安区建设咸宁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数据汇聚治理和分析决策平台,实现数据监测预警、决策辅助、展示共享,打造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重点建设农业大数据分析中心、农业知识库及专家在线咨询平台、农技推广交流中心、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动物卫生疫情监管平台、智能安防平台、农业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业观光体验平台。

3.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建设集数据采集、农情服务、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电商平台、产品追溯、农耕文化展示、有机农业示范、特色订单农业和高端休闲体验区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综合项目,实现项目园区内种植养殖过程智能化管理,实现示范区水、温、土壤、病虫防治等全天候监测。重点支持嘉鱼县“150”智能化母猪饲养项目、通城县可视化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级)项目及嘉鱼县农业物联网体系建设。

第五章 推进绿色发展,打造循环农业先行区

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建设“1+6”绿色农业开发区,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样板区。

第一节 加强长江水生态保护

一、打好长江禁捕持久战

常态化开展水面综合执法,重拳打击非法捕捞贩卖等行为,确保“四清四无”,彻底清理““三无”船舶”。加强禁捕水域垂钓管理,将垂钓行为监管纳入农业综合执法日常管理范畴。加强渔政执法机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执法装备,县级渔政机构船艇配备率达80%以上。建立农业农村、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跨区域、跨水域联合执法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常态化监测,推进转产转业、技能培训、政策托底等安置工作有序进行,加强生活困难渔民定向帮扶。强化舆论引导,全面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推进禁捕水域视频监控综合执法平台建设,县级监控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二、修复长江水生态环境

落实长江大保护职责,全面贯彻河湖库长制。建立健全武咸联席会议制度,共建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区。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退垸还湖。加强重点河湖库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构建沿长江生态带、幕阜山生态带和金水、陆水、富水、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等“两带三水三湖”生态屏障。推进水生生物资源修复行动,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监测,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建立放流苗种追溯体系。

专栏5-1 长江水生态保护行动

1.长江水生物生境保护工程。

全面在长江赤壁至嘉鱼段、西凉湖、赤壁市皤河、黄盖湖、鸭棚口河流域、赤壁市陆水河、通山县富水湖全流域7个禁捕区域开启“十年禁渔”。

在淦河、嘉鱼三湖连江水系、隽水河、龙潭河、斧头湖、西凉湖、蜜泉湖、大岩湖、王家寨湖、章家湖等重点区域开展河湖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生生物资源修复行动。

定期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每年在陆水河、西凉湖、黄盖湖开展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长江重要经济鱼类、鱼苗、鱼种及底栖动物。

2.长江禁捕监管能力提升工程。

常态化开展禁捕打非断链行动,加强长江流域水面岸边巡逻执法,确保长江无渔船,岸边无网具、无违规垂钓,水域无生产性捕捞行为;加强鱼类交易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市场无“长江鱼”交易,餐馆无“长江鱼”招牌、无“长江鱼”菜品;持续推进退捕渔民安置工作,确保渔民全部转产转业。

提升渔政执法装备水平,配齐执法快艇船只、远程监控设施及无人机装备等,将红外热成像、无人机自动驾驶、目标行为自主识别定位、GIS等高科技技术手段运用到湖泊河流巡查巡视中,实现人防、技防、物防和空中、地面、水面综合防治防捕相结合。

3.水域综合治理和修复工程。

开展塘池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支持赤壁“三湖”流域水体修复项目,沿湖两岸植树、河坡植草、水面养萍、水下种草、水中放养生物链搭配鱼虾,建设湖泊湿地,修复水生态环境。在斧头湖、蜜泉湖、大岩湖、马鞍河、长港等区域开展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建设生物拦截带、污水净化塘等工程,建立水污染源监测点。开展大湖生态修复工程,对保护名录湖泊进行水生态修复。加快淦河疏浚工程、富水航道疏浚工程和陆水河疏浚工程实施,全面完成斧头湖、西凉湖2.6万亩退垸还湖任务。

第二节 强化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推动农业清洁生产

整市推进“两精两减一增效”工程,加快推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等科学用肥用药技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系统防治与全程绿色防控,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全价人工配合饲料、池塘“零排放”生态圈养等实用技术,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试行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白名单制度,促进养殖业污染源头减量。到2025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0%,化肥、农药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水产养殖主产区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二、推进产地环境净化提升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以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技术,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加快应用推广可降解农膜,全面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推进农资与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试点,鼓励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网点开展废旧农膜、废弃农药瓶回收等服务。加快实施“一场一策”,推进以肥料化、能源化为主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农膜回收率达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

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示范区建设。开展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以县为单位,统筹开展畜禽粪污、养殖尾水、尾菜、秸秆等种养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构建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区域调控及循环利用全过程综合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工程管理与运营机制,提供低成本、高收益、可复制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样板。

三、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加快发展连作套种、种养结合、农牧配套的生态循环农业,支持畜禽养殖大县、粮食和蔬菜主产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试点,探索建立粪肥运输、使用激励机制,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畜禽粪肥低成本、机械化、就地就近还田。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培育生猪生态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和绿色示范牧场。到2025年,茶园、菜园绿色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5%,池塘水产健康养殖普及率达75%以上,畜禽生态养殖普及推广率达90%以上。

专栏5-2农业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

1.“两精两减一增效”工程。梯次开展精准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减药减肥,增加效益的“两精两减一增效”试点。到2022年,全市50%以上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5%以上,利用率提高1%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到2025年,“两精两减一增效”工作实现全覆盖。

2.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程。重点在两湖流域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试点示范,持续开展潘家湾镇、渡普镇万亩蔬菜绿色防控示范,贺胜桥镇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和向阳湖镇水稻、油菜绿色防控示范,通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有效遏制病虫危害,保障农作物生产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3.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工程。组织遴选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市、区),支持试点县(市、区)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以县为单位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完成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利用(含商品有机肥)试点面积10万亩以上,形成发展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和补贴方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

4.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工程。在全市200亩以上养殖户开展池塘养殖清洁生产改造,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减排、网箱养殖减排等技术模式,严格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辐射带动工程化池塘养殖、尾水净化系统在全市水产养殖基地全覆盖。

(五)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工程

咸安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建设杨堡河、汀泗河、淦河、横沟河流域示范区。配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尾菜沼液循环利用、健康水产养殖等设施设备。

嘉鱼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建设潘家湾、簰洲湾、高铁岭示范区,配套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粪污储存棚堆粪棚、秸秆加工车间、尾菜加工车间等设施设备。

赤壁市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建设黄盖湖、陆水河等流域示范区,开展秸秆、尾菜、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四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配套建设农业面源污染自动监测站、人工定位监测点、地表径流池和农田排水收集池等设施设备。

第三节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农药管理平台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平台。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探索建立养殖证制度,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规范应用。健全农产品安全应急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预警。持续推进“双安双创”工作,推进咸安区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十四五”期间,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达到4个以上。

二、强化农业执法监管

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农业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完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监管名录库,严格监管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快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信息共享。建立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定期开展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到2025年,执法智能处理系统运用率达到100%,确保不合格产品100%依法查处。

第四节 推进“1+6”绿色农业开发区建设

一、构建区域循环农业体系

加快建设“1+6”绿色农业开发区,推进典型县域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示范,推动多形式产业循环链接和集成模式发展。加强养殖主体、种植主体、生态造林场主(企业)、农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循环对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高值化利用,加快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种养循环体系。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和基地,完善园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垃圾污水减量排放,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体系。力争到2025年,整体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循环利用体系。

二、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在农业绿色开发区建设基础上,总结适合咸宁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和集成技术,在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发展标准、绿色产业延伸、绿色生产经营体系培育、绿色发展政策创设、绿色数字农业等方面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第六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构建“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格局,打造全国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样板。

第一节 科学推进村庄规划建设

在县(市、区)国土空间规划中,根据不同村庄资源禀赋,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布局体系规划。对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以行政村为单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多规合一”要求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农业产业、村民点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人居环境治理等合理布局。制定《咸宁市公园化美丽乡村规划导则》《咸宁市乡村振兴工程规划建设参考图集》《咸宁市农村个人住房样板户型推广图集》等,引导规划实施,彰显乡村特色风貌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品位。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农村道路升级改造

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开展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结合村庄布局,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有序推进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00公里以上。实施“交通+”战略,发展“路衍”经济,继续开展“美丽农村路”“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深化乡村公路路域环境洁化、绿化、美化“三化”行动,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设,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二、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

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及时进行整改扩容,同步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解决乡镇供电电网老旧、容量低、电压不稳等问题。统筹推进城乡智能电网建设,开展乡村分布式储能、新能源并网等新技术试点应用,建设农光互补发电基地,解决局部地区电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到2025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

三、加强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6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项目,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健全水质检测监测体系,配套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四、推进“气化乡镇”全覆盖

深入实施“县县通”“气化乡镇”工程,加强计划衔接和管理,加快城市输气管网向山区乡镇延伸,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乡镇区、中心村等居民点设置管道天然气。支持赤壁市、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等生物质能丰富区域开展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加大对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等生物质能开发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部乡镇通天然气。

五、深入开展数字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开展12316益农信息社建设,结合“鄂汇办”构建“咸宁办”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线上村民沟通反馈渠道。推进“全光网咸宁”升级改造,构建覆盖农村的高速光纤宽带网,加快通讯基站、网络光缆和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到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

六、打造农村物流体系

加快建设县级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物流网点,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持续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发展共同配送,鼓励直接到户。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鼓励对接电商平台打造网红县、产业村,新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0个以上。

专栏6-1 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行动

1.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进一步巩固20户规模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成果,加快20户以下自然村通村路建设。持续提高道路硬化比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农村道路应设置双车道;在陡坡、急弯、临崖、临水、道路交叉等危险路段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和警示标志;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

2.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老旧电气线路整治,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35千伏电网为辅的网架结构,农村中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电能质量显著提高,低电压彻底消除。在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等农村、林区推进光伏发电基地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生活用能问题。

3.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工程。整合城乡供水资源,结合水利项目投融资和PPP模式开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城镇管网延伸工程,支持通山县厦铺水厂、通城县关刀水厂、崇阳县第二水厂等开展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支持通山县宝石水厂、通城县龙潭水厂、崇阳县关山水厂等农村水厂开展改扩建工程,确保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农村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35升,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4.“气化乡镇”全覆盖工程。加快建设由咸宁高新区、赤壁市通往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的两条天然气长输管道,2022年底实现阶段性通气,2025年实现稳定通气。

5.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三网融合”基础设施,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幸福新农村IPTV”、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搭建涵盖就业、就医、出行、居家、养老等多功能板块的农村数字生活服务平台,提供接入各类智慧民生服务的总入口。

6.县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工程。新建通山县物流仓储分拨中心、赤壁市公共配送中心、嘉鱼县新街镇农副产品集散物流中心、崇阳县现代物流产业园,改扩建通城县玉达物流园。

7.农村电商提档升级工程。建成6个高标准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利用淘宝、京东、邮乐购、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资源,建设完善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培育电商经营企业和经营户。支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村村播”工程运营中心合作建设直播学院,以县为单位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建设淘宝网红培训基地和直播基地。

第三节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县(市、区)为单位,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三级网络,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改善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工作人员福利待遇,落实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保障。到2025年,村级卫生室不小于60m2,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三、强化农村养老及关爱服务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养老和关爱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推广“幸福之家”等互助性养老服务。到2025年,农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

四、提升农村综合服务水平

巩固提升“村村响”“户户通”工程,推广“互联网+服务”,提高公共服务响应效率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等政务服务设施,综合文化站、“三馆一站”、体育场地等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农村电商服务站等生活服务设施,警务室、防灾避灾场所等公共安全服务设施全覆盖。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按照占地小、硬化少、碑卧倒、绿化好的要求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到2025年实现所有县(市、区)及乡镇中心村全覆盖。

专栏6-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行动

1.农村教育提升工程。以县为单位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提高教学设施设备标准。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配合实施“雨露计划”,实现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

2.健康乡村计划推进工程。推进县域诊疗中心建设,建立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的远程分级诊疗机制,重点提升基层在检验、影像、心电、消毒供应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薄弱乡镇卫生院和特色科室建设。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上门服务、签约服务、巡回医疗,打造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提供慢性病管理、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等。

3.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完善便民服务大厅、培训学习活动室、邻里空间活动室、居民谈心室等服务设施,开展饭后电影院、周末大课堂等服务活动,加快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服务设施总面积不低于500m2。

4.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落实“县聘乡用”机制,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培养乡镇文化站站长、村级文化协管员、民营院团演出队伍、非遗传承人、文化团队、文化志愿者,扩大公共文化辅导员志愿者队伍。

5.文化惠民工程。运用“戏曲进乡村”“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等平台开展惠民演出活动。依托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军营”等活动,每年深入农村展演1000场次。

第四节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巩固提升村容村貌

以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等村庄为示范点,推广鄂南民居风格图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带动城乡住宅风貌全面改造。深化村庄清洁行动,设立村庄清洁日,常态化开展“四乱”治理,全面推广“四员一岗”保洁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评四美”评比机制。开展村庄道路美化亮化,推进电力、电视、网络“三线合一”。以村居公园建设为重点,推广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三园”模式。

二、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持续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统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阳光堆肥房和资源化处理站。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探索有机质垃圾固液分离、就地处理,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理化利用全覆盖。

三、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加快推进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压实小微水体“一长两员”责任,实现小微水体“三无”目标。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将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分类分批次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对暂时无法集中处理的,推行连户处理模式,建设人工湿地池或者一体化净化槽等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全域推进“四水共治”,打造200个“四水共治”项目试点。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

四、深入推进厕所革命

推进新一轮农村“厕所革命”,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全面开展“五大攻坚行动”和农村改厕“回头看”,全域开展“三通三有”公厕建设。支持开展“改厕+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农村改厕“收集+处理+利用”等创新模式试点,实施厕所粪污同步治理、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实现“三通三有”农村公厕全覆盖。

专栏6-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1.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以鄂南民居风格图集为基础,引导开展村居改造,突出鄂南民居风貌特色。深化农村“四乱”治理,统筹开展日常保洁,专项整治,综合处理。聘请“四员”,组建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队,由村党支部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担任队长,实行村级主管,乡镇考核,部门督办,县级保障,组织开展村庄保洁、护林、护路、河湖库巡查保洁等工作。每月至少固定一天设立“村庄清洁日”,积极探索“支部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活动机制、建立“周五下午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和“乡贤理事会监督环境整治”机制。常态化开展“评四美”活动,市级每半年开展一次评比,县级每季度开展一次评比,乡级每月开展一次评比。

2.村居公园建设工程。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当地水体、古建筑、祠堂、古迹,在村(居)委会和100户以上居民点建设小游园,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1个。

3.农村垃圾分类推进工程。每个村民小组配置1处可回收物、有机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垃圾集中收集点。每户统一配置可沤肥、不可沤肥两个垃圾桶;国省道等主要干道沿线的集中居住村庄每5户(或50米内)配置可沤肥、不可沤肥垃圾桶2个。每个自然村配1个转运箱;每个乡镇配备相应数量的转运车,建成1个以上垃圾中转站,经合并的乡镇或镇域面积较大的乡镇配备2个及以上垃圾中转站,有条件的地方配备吸粪车,每个自然村建设1个堆肥池。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定点收集并集中处理,推行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夏季间隔两天以内及时清运。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配置1辆手推转运车,负责村内公共区域、公厕的卫生保洁和堆肥池的管护等工作。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类完善乡镇污水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将西凉湖、斧头湖、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治理示范村、整治村和污染量集中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接管至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对人口密集村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调节池、微动力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等进行处理;对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收集管网、大三格和人工湿地等进行处理;对分散居住的农户,以农户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建设为基础,建立家庭分散式水资源净化系统,突出自然净化和循环利用。

5.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实现农村地区户厕“愿改尽改”,确保每户新改建无害化厕所1个。全域开展农村公厕文化“三通三有”建设和公厕文化评比活动,到2025年实现“三通三有”农村公厕全覆盖。

6.农村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将小微水体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加大河流、塘库、渠道、小溪沟等入河排污口监管力度。加快恢复小微水体基础功能和自然形态,以县域为单元、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运用清淤疏浚、水系连通、岸坡整治、河道清障、河湖管护等措施,集中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清除人民群众身边污染;加快实施水库和塘堰“清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第五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对接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城乡发展融合示范区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多村联创、多线联建,引入“政府+企业”联合经营管理等新模式,探索乡村产业、村落风貌、人文环境统筹发展的新路径,全域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到2025年,力争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区、2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带、2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构建点上出彩、面上出新、带上成景、全面铺开的全域美丽乡村蓝图。

建设2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精品村和亮点村。示范村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农村户厕无害化率均达到100%。

打造2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带。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依托,整合周边主导产业相关、景观资源相连、文化特色相近的行政村,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以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培育为主要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集生态秀美、村容整洁、产业富民、乡风文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每个县(市、区)在主干道沿线、河流湖泊沿岸重点打造2—4个集中连片的示范片带,每个片带不少于2个村,示范村比例达到50%以上。

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区。按照环境美、发展美、生活美要求,鼓励各县(市、区)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区。开展景区化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风景线。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业示范引领项目。以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和村庄风貌打造为引导,带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投身乡村新型服务业。每个区示范片带不少于4个,示范村比例达到50%以上。

专栏6-4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1.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工程。制定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梯次安排、滚动建设。每个村发展1-2个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培育1-2家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村庄风景线。深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考核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点建设2个示范县、20个示范片带和200个示范村,全市美丽乡村占比达到20%以上。

2.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工程。咸安区重点推进马桥镇乡村振兴示范圈建设。赤壁市重点建设以柳山湖、车埠镇、赤壁镇、赵李桥镇、茶庵岭镇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试验区。通山县重点在杨芳林乡、大畈镇、燕厦乡、九宫山镇、大路乡、南林桥镇、黄沙铺镇等地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3.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建设大洲湖体育文化产业园、大洲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大洲湖生态农业基地、官埠桥镇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园、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原乡假日小镇、梓山湖·长岛未来城、际华园、卓尔大洲湖运动小镇。

4.华润·赤壁市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程。与华润集团合作在赤壁市开展“政企联合”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重点开展湖泊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药光互补项目(光伏发电)、装配式建筑产业及循环产业、建设华润生态文旅小镇、休闲度假中心、花园式小区等。

第七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打造活力乡村

以处理好农民土地关系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全面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一、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和服务人口挂钩机制,健全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三权”机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及后续升学政策、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平台,开展职业指导、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对入乡人才融资、住房、子女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给予政策倾斜,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支持运用双向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引才用才,探索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双向认定机制。

二、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

落实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政策,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链关键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卫生等乡村生活性服务业。探索政府引导下的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健全社会资本入乡风险防范机制。

三、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推进“两权”抵押试点,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企业等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县、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农贸市场、综合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流通企业向镇域集聚。

专栏7-1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行动

1.人才入乡促进工程。建立在外咸宁籍人才信息库,开展网络招聘、“优秀学子家乡行”等活动,鼓励回乡创业兴业。按照“人才+团队+项目”模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团队)到县域开展技术创新、课题研究、项目合作,到镇村兼职任职。推行职称定向评价、使用、聘任,把在农村服务、挂职、轮岗交流作为职级待遇、职称评定重要条件,表彰奖励适当向农村基层倾斜。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利用现有科教设施、培训机构资源,建设1个市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和6个年培训能力3000人以上的县级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组织农业转移人口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每年力争组织培训1.5万人次以上。

3.资本下乡促进工程。实行“策划包装一批、前期推进一批、成熟推介一批”的项目储备模式,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活动。围绕农业产业延链强链优链,精准对接工商资本匹配项目需求,谋划农业生态旅游、大康养等重点项目。

4.乡村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工程。以小额贷款、零售金融为重点,突出面向农业生产大户、新型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小微普惠领域金融服务。探索“核心企业+农户合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益农贷”“饲料贷”“创业贷”等农村信贷产品,强化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生态保护补偿、农村信贷等的政策合力。

第二节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强化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规范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查和风险防范,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制度,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管理,明晰宅基地所有权具体归属。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资格权的有效途径,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结合乡村旅游业,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三、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明确入市范围、主体和权能,简化审批审核程序,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

第三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继续推进农业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进一步推进股份制合作经济发展,推广村委会+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社、村委会+公司或合作社等联营模式。鼓励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深入农村扎根农业,探索农村产权要素抵(质)押贷款信贷新机制,加快农村产权资产化。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制度,支持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二、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

建立完善市级农村资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强化信息传递、价格发现、交易中介等服务功能,加快接入湖北农村资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统一联网、数据共享。探索建立农村产权资产评估和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管制度。

第四节 统筹推进其他改革

推进市县农场企业化改革,加快推进行政职能移交和社会职能改革,实现政企、事企分开。完成资产评估和认定处置,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公司,建立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盘活农场土地资源,适度加大各类农业产业项目对农场倾斜。力争到2023年底,完成农场公司化改造。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和涉农事项“证照分离”改革,积极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和“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一张审批网”。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农业水价、粮食收储、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运行机制。

第八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富裕乡村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脱贫地区规划、政策、项目、工作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民富裕富足和农村地区全面振兴。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

建设防返贫监测平台,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行监测,加强民政、医疗、住建、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交互,建立返贫风险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对出现重大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因户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返贫致贫风险迅速消除。稳定“防贫保”资金规模,加快“防贫保”推广工作。

二、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后续帮扶

持续做好就业扶持和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多渠道增加脱贫户收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优先为脱贫监测对象提供劳动机会,设立“十员”专岗,优先保障已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引导脱贫对象自主创业,鼓励脱贫户将房屋、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投入到市场经营主体。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和其他措施获得足够稳定收入来源的,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转介专项救助和给予临时救助。

三、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脱贫地区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向村级“十有”拓展。加强脱贫地区公路、电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建设等基础设施,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快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站等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

专栏8-1 脱贫成果巩固行动

1.防返贫监测平台建设工程。建设防返贫监测平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实行动态管理。

2.脱贫户增收保障工程。通过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对象、边缘易致贫人口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水利、乡村道路等涉农项目的建设和管护。已脱贫村光伏电站收益80%用于“十员”专岗,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十员”专岗每县不少于3000个,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十员”专岗每县不少于2000个。广泛动员企业开发适合脱贫监测对象的就业岗位。

第二节 建立有效衔接机制

一、推进规划衔接与联动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重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相关举措向脱贫地区倾斜,按照发展基础分类推进。坚持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户和一般农户一体规划、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将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的乡镇定为先行示范乡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将发展基础较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轻的乡镇定为正常推进乡镇,通过政策扶持接续推进。将发展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乡镇定为持续攻坚乡镇,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坚持集中资源、重点推进。

二、推动政策转型与接续

落实5年衔接过渡期,保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民生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将健康扶贫工作机制转为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框架下进行,实行脱贫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差异化资助和待遇支付政策。继续开展小额扶贫贷款项目,确保风险补偿金规模和代偿比例不变。落实创业担保贷款项目,完善创业就业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就业扶贫,按吸纳一人补贴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按规定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含监测户)家庭学生按照每学期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予以扶持。建设市级消费帮扶集散交易中心,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与脱贫地区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继续开展“保灾+保价”助农兴农双保险,为农户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继续实施低收入人口危房改造。继续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保费。

三、巩固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成效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开展扶贫资产确权和登记,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建立县、乡、村三级资产确权台账,按照县级政府统筹、行业主管、乡村共管的要求,建立完善资产管护、收益分配制度,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加快完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改建一批重点饮用水水源工程,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基”行动。

四、推进机构与工作衔接

推进各级扶贫机构整合重组,建立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将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计划,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积极申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健全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及时消除。坚持开展科技特派员、产业指导员选派,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每村产业指导员或科技特派员不少于1人。开展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乡村振兴轮训,支持各地建设乡村振兴培训教育基地。

第三节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一、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

以“技术扶优、设施扶强、主体扶壮、规模扶大”为方向,从解决一家一户的脱贫问题,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发展。深化提升脱贫地区特色种养、光伏、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实现强村富民。

二、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实施脱贫村巩固提升工程,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民主法治新村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三大活动,推动脱贫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协同发展。加快脱贫地区急缺技术人才引进,加强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选拔、培育和使用,加大致富带头人创业扶持力度。全力实施扶智、扶志、扶制、扶治、扶支等“五扶”行动,加强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宣传与引导。持续开展脱贫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专栏8-2脱贫地区振兴发展行动

1.脱贫村巩固提升工程。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活动,集中资源支持茶叶、蔬菜、中药材、优质稻米、特色淡水产品、油茶、竹、桂花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构建稳定订单关系。实施民主法治新村创建活动,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活动,符合条件的厕所改造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进村庄“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和庭园林、“湾子林”建设。

2.脱贫地区人才振兴工程。持续开展‘一村多’‘一村医’培养计划,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按照一村培养一名大学生、一名村医、一名后备干部、一名致富带头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每年定向培养200名左右适应乡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急缺人才。加强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选拔、培育和使用,已脱贫村每村培育不少于5人,对有培训意愿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每年组织创业培训不少于1次。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扶持,对于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要求的,优先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3.脱贫地区组织振兴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集体经济薄弱、年经营性收入较低的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各县(市、区)选择一批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将美丽乡村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各类示范村、试点村作为重点,可采取‘一带多’的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按照常态化、长效化整顿建设要求,继续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对于整顿任务较重的村,可选派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对其他类型村,各地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选派安排。每支工作队不少于3人(1名队长、2名队员)。每个帮扶部门只帮扶1个村,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市本级帮扶村,每年从衔接资金中给每个工作队安排20万元作为产业项目资金和工作经费;各县(市、区)帮扶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安排资金。

第四节 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一、拓展农民收入增长渠道

加快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成员,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龙头企业重心下沉,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收益主要留给农民,引导农村居民运用农业农村资源和现代化经营方式增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构建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育

进一步落实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长效工作机制。扩大职业学校、农业院校覆盖范围,提高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比例。以职业学院(校)研究机构为基础,挂牌建设一批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建设高素质农民教育网络平台,开发精品教学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探索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完善人才认定政策和办法,评选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带头人”。到202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4万人以上。

三、加大农民创业就业支持力度

落实就业服务、人才激励、教育培训、资金奖补、金融支持、社会保险、用地保障及税费、租金减免等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务对接和技能培训,建设一批返乡创业示范园,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返乡创业就业平台。加快通山县、通城县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建设,打造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2个,认定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10个。

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发展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富裕村的思路,强化财政保障和金融支持,多模式发展盘活资源型、产业开发型、实体拉动型、服务创收型、项目扶持型集体经济。建立村集体经济增长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和基层党建考核内容,重点扶持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项目建设等工作,总结推广现有成功模式,鼓励探索集体增收新途径。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全面化解村级债务,以2020年底村级债务(不含经营性债务)为基数,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2021年底实现债务清零;全市192个已脱贫村,2022年底实现债务清零;负债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内的村,2023年底前实现债务清零;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所有村债务清零。

专栏8-3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

1.返乡创业推进工程。持续开展“绿色田野·我的乡村我的产业”系列活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在通城县、通山县等地建设“回归人才创业园”,重点做好园区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县乡特色产业。

2.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采取公布培训计划、网上自主报名、菜单式选学、送培训上门、订单培训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产业带头人培训等,到2025年,确保各类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一次相应的职业培训。

3.村集体经济壮大工程。

盘活资源型模式:清理村集体资产、资源,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对现有土地、水面等资源理清后再次发包,提高资源利用率。

产业开发型模式:鼓励村集体带头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凝聚党员群众力量。

实体拉动型模式:积极探索“公司+村级集体资源”发展模式,依托辖区规模企业,利用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通过组建物流、餐饮和销售等公司增收。

服务创收型模式:通过村“两委”班子牵头组织,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各类中介服务,实现村民共享实惠、集体增创收入。

项目扶持型模式:针对集体资源资产相对匮乏的贫困村,结合产业扶贫项目,由县财政和驻村单位共同出资兴办实体产业项目。

第九章 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打造文明乡村

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深入开展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盘活咸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大力培育新时代农村新风尚。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等问题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百千万”工程,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坚持抓乡促村,建设组织振兴红色美丽村、“三治融合”善治示范村。试点推进党建引领村湾治理工作,推进村湾理事会建设,常态化开展“村湾夜话”等活动。培育发展农村年轻党员,扎实开展党员做好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鼓励实行目录清单、审核备案等管理方式,制定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建设“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

第二节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善治体系

深化村民自治,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协商议事形式,鼓励开展农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深入依法治村,持续开展法律进村工程,每村至少培育1名“法律明白人”。推广“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式,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每村至少培育1名乡村“法治带头人”。建立农村德治体系,注重发挥农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培育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农村全覆盖。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邪教活动打击力度。加强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培育减灾示范乡村(社区),确保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

三、加快建设“智治”乡村

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平台,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推广互联网+平安建设、互联网+调解、互联网+基层自治、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等模式,强化数字技术在乡村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智能监测、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节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持续推进新风倡导工程,建设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等乡村文化阵地,推进农村祠堂改建文化礼堂,引导和鼓励村民委员会依据村规民约出台具体约束性措施,抵制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好用好村道德讲堂,开展文明祭祀、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公厕文化推广行动,培育鄂南文明乡风,弘扬践行厚德尚学、勇毅笃行的咸宁精神。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建设。到2025年,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到60%以上。

第四节 传承提升乡村文化

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文物古迹、民族村寨、农业遗址、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和适度开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非遗文化展示馆,加快万里茶道、赤壁羊楼洞、明清石板街等世界文化遗产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各县(市、区)选取1—2个行政村进行示范建设。扶持培育一批民间剧团、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文化骨干人才。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根据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第二节 强化法治保障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发挥法律法规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实施和参与乡村振兴。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农村学法用法教育,加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促进农民群众法治素养明显提升,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覆盖到全市每个行政村。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进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向农村辐射。

第三节 强化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积极争取省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共建项目,协同资源和资金、财政和金融。建立产业链发展奖补机制,按照《咸宁市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事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咸重大办﹝2021﹞3号)要求,重点支持农业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投入机制,过渡期内保持资金投入政策总体稳定。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稳步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比例。鼓励市县政府加大政府债券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第四节 加强人才保障

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实施村(社区)干部培养选聘、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选拔配备一支“一懂两爱”的农村工作干部队伍。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创新创业带头人。持续实施新型学徒制,培育一批乡土文化接班人。深入实施招硕引博、选湖北·志在咸宁、大学生引进计划等引才聚才计划。持续开展“三乡”工程,吸引和鼓励新乡贤和各界人士回家乡兴业、创业、置业。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乡村和涉农企业创新创业,鼓励地方整合各领域外部人才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

第五节 做好用地保障

强化乡村产业用地保障。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推动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安排一定比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采取差别化政策支持新业态发展,规范光伏等复合项目用地管理,切实保障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对利用农村限制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农产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第六节 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估,提出规划实施的调整依据和修订建议。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规划实施责任。组织对全市涉农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绩突出的十强乡镇和发展进位显著的10个乡镇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后5位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附录

名词解释

1.“两品一标”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2.“三双”扶贫模式:发展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两个产业,落实常规农业保险与收入指数保险两项保险,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3.“四水”:厕所粪水、厨房油水、洗涤碱水、生活脏水。

4.“三通三有”:通水、通电、通气,有芳名、有对联、有壁画。

5.“五线”:铁路、公路、水体、重要节点、村湾沿线;“五治”:清、拆、改、种、建。

6.农村宗祠改建文化礼堂“十个一”:配齐一个国旗台、一个图书馆、一个多功能室、一支文艺团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个红白理事会、一套文化牌匾、一面文化墙、一个活动广场、一套体育器材。

7.“三证一签”: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8.“六有家庭农场”:有合法登记注册、有适度规模经营、有规范财务管理、有先进生产技术、有稳定主导产业、有良好经营效益的家庭农场。

9.农产品品牌培育“111”行动:打造1个区域公用品牌、1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和10个企业农产品品牌。

10.油菜“345”模式:实现亩产成本300元左右,亩产菜籽400斤,亩收益500元的目标。

11.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研发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50项、集成示范先进实用科技成果500项、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50项、建设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50个和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生产主体50家。

12.科技兴农“515”行动:5名院士领衔,组建15个科技团队,组织相关专家对接联系15个重点县市。

13.“四清四无”:清江、清湖、清船、清网;无捕捞船只、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

14.““三无”船舶”: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有效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捕捞许可证〕、无船籍港的“三无”渔业船舶。

15.“两精两减一增效”:精准施肥、精准用药,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加经济效益。

16.“双安双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17.“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8.“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9.“路衍”经济: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交通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20.“四乱”:乱抛乱洒、乱堆乱放、乱倒乱排、乱埋乱葬。

21.“四员一岗”:农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河湖库巡查员、农村道路护路员、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队。

22.“评四美”:评选最美乡镇、最美村湾、最美庭院、最美乡亲。

23.“一长两员”:河湖长、监督员、保洁员。

24.小微水体“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漂浮物、周边无垃圾。

25.厕所革命““五个一批”工程”:新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统筹推进一批、资源化利用试点一批、长效管护试点一批。

26.厕所革命“五大攻坚行动”:统筹规划、全面建改、管理提升、示范引领、文明如厕。

27.“三权”:承包地农户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集体资产股权。

28.“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

29.“十员”:村级保洁员、绿化护林员、河库管理员、乡村道路维护员、森林防火员、基础信息统计员、乡村水电保障协管员、村级公用设施管护员、乡村综合治理网格员、村务协管员。

30.村级“十有”:有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稳定集体经济收入,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农村综合服务场所,有硬化的通村主干道,有客车停靠点,有合格的卫生室,有安全合格的饮用水,有合格完备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有合格卫生的公共厕所,有合格规范的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架设,有与农村生活相适应的大中型清洁能源工程。

31.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基”:强化基本产业,基本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区管理,基层组织建设。

32.“百千万”工程:百名示范、千名领先、万名骨干。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发展规划科 8202813)

相关解读: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图文解读
相关文档:咸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