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青莲冬有雪。才饮龙潭水,又食大溪鱼。四庄乡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热土,是一座镶嵌在通城县东北部的生态之乡。全乡国土面积163平方公里,省级旅游公路“沙大”线直达四庄,即将建成的“修通”高速穿境而过。林地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60.73%,原生态美景美不胜收,万亩天然林连成一片绿海,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强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一、主要做法
“三约法”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一是树立村规民约,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遏制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让村民自己成为“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二是宣传村规民约,在各村设立“文化墙”,对“一约四会”具体内容进行宣传,对移风易俗各个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如规定婚丧嫁娶宴席标准不超过350元,礼金不超过300元;婚事一天办结不补场,丧事及时入葬不扰邻;红白事不放烟花炮竹,不请乐队、戏团表演等,并通过屋场会、村村响、微信群等把村规民约传到家家户户。三是遵守村规民约,及时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广大村民遵规守约,实行奖惩机制,对遵约守约的村民表彰慰问,对不遵守的村民,不仅上门劝导还会在大会上通报批评。
“中心户长制”让治理升级。积极探索农村党建“中心户长制+乡村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在全乡实行“三包一带”基层治理制度,即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中心户、中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全乡15个村均有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和一名普通干部挂点驻村,每个村村“两委”干部负责联系村民小组,每个组组长负责联系中心户长,每个中心户长负责联系五至十个户头,实行“中心户长制”。切实发挥中心户长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方面的作用,利用白天空闲时间和晚上时间在各个组开展中心户长屋场会,大力宣传各项政策,带领村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综合治理更有序、更有力、更有效。
榜样带动让“一约四会”受认可。一是党员干部带头,通过座谈会、党员大会、主题支部党日等活动,向党员干部积极宣传移风易俗,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执行婚丧事宜报告备案等有关规定,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意识。二是树立先进模范,广泛开展“热心好人、好公婆、最美儿媳”等人物的评比活动,在大会上、在屋场会上讲好典型模范的故事,用村民身边的真实故事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村民对“一约四会”和移风易俗的认可度,引导全乡文明乡风向上向善。
二、典型案例
1.寺背村:用好“议事代表团”和“中心户长制”,打造民主自治示范村。
二十多年前,寺背村就有“议事代表团”,“议事代表团”由每个村民小组选出来有威望、公道正派的人组成,集体商讨村里项目建设、救济低保等重要事项,保证重要事项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村规民约落到实处。如评议低保,由申请人自主申请,然后召开议事代表团会议,由申请人所在组的组长介绍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再是各代表发言,最后由参会人员投票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则向乡一级申请,不通过则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驳回。
如果说“议事代表团”是民主决策集体,那么“中心户长制”就是宣传窗口和数据前端。中心户一方面在户头中宣传实事政策,如森林防火、疫情防控、“一约四会”等,另一方面能快速熟悉掌握包保户头的基本动态,在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返乡人员排查、矛盾协调化解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议事代表团”和“中心户长制”,寺背村成为全乡民主自治示范村,“一约四会”经验做法也走在全乡前列。
2.四庄村:村民自主扬新风,破旧礼堂“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近期,四庄村一处破旧礼堂悄然“变身”,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为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红白事简办有序,在四庄村皮家屋场皮神通、皮建荣、皮细秋等人带领下,屋场村民自发集资47.6万元,将皮家屋场礼堂改造成占地43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皮家屋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包含文明实践站办公室、文化礼堂、红事餐厅和白事会场,所有文化活动和红白喜事都集中在站内举办,不仅让村民有了固定的文化阵地,还减少了一次性餐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