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行走在生机勃勃的咸宁大地,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次第展开……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发展目标,强产业、延链条、树品牌、育人才,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唱响产业兴旺主旋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月12日,通山县大畈镇官塘村四组芦泉山柑橘产业园内,黄澄澄、圆润润的柑橘压弯枝条,棵棵橘树挂满了成熟的果子,空气中柑橘特有的清香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人们的笑声回荡在这片柑橘园。
陈志远是全国劳模,也是芦泉山柑橘产业园的创建者。种植经济果树已经20多年,他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他说:“芦泉山柑橘产业园致力于引进推广橘橙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让库区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芦泉山柑橘产业园长期与省农科院果茶所进行产学研技术合作,引进了红美人杂柑、葡萄柚、红心柚等优质橘橙新品种。带动100余农户种植优质橘橙2000余亩,现已实现年产优质橘橙200余万斤,年创产值1000余万元。
橘橙是通山库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通山县充分发挥山水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支持橘橙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全国知名“橘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品牌培育是关键。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咸宁特色,确定“十四五”时期全市重点打造茶叶、油茶、楠竹、蔬菜、桂花、生猪、中药材、水产等八大主导产业,建立“六个一”的联席推进机制,集中资源力量,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着力打造一批品质优、效益好、市场竞争强的农产品品牌。
同时,我市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政策支持,加大农业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今年,咸安区贺胜桥镇(肉鸡)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获项目资金300万元;推荐19个产业链牵头单位申报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项目,申报资金7550万元;争取贷款贴息项目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今年共推荐44家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申报225笔总计185011.17万元贷款的贴息,申报贴息金额2370.15万元。
激发农村电商新活力
9月22日,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主会场活动现场,一群群年轻“主播”手持手机,穿梭在农产品摊位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盛宴。
“紫薯粉丝,美味又健康,下火锅、煮着吃,花样多多!”在紫薯粉丝摊位前,通城返乡青年李松热情洋溢地介绍着产品,言辞间透露着对家乡农产品的自豪。
这次直播活动,是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运营官农村电商培训班的一次实战演练。70名学员被分成8个小组,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技巧,将通山冻干、崇阳雷竹笋、嘉鱼野藕、咸安土鸡汤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
人才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近年来,我市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大赛实战演练等方式,培养、挖掘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电商人才,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已引导一批新农人,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打通农产品生产销售链,让优质农产品“飞”向全国各地。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不仅为农村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力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利用“网上年货节、乡村美团乐购、与辉同行湖北行、双十一”等线上电商促消费等活动,宣传推介本地农产品品牌。在京东、抖音龙头电商平台,授权“咸宁特产馆”“咸宁助农馆”,推广咸宁的特色产品和文化。组织本地农产品电商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助企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吸引顾客、打响品牌、扩展市场。
绘就文明乡风新画卷
“这个婚礼办得好,简朴、环保,又有创意。”前不久,咸安区永安街道车站路一小区,新郎陈先生和新娘翟女士用公交车当婚车举办婚礼,视频传播到网上后,网友赞声一片。
“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传家风、颂美德,树婚约新风……”年初,一场集体婚礼在咸安区大幕乡东源村樱花谷举行, 16对新人共执婚书,齐诵结婚誓词和《婚俗新风倡议书》,并共同执笔落款签名留印,简朴大方的婚礼不乏满满的仪式感。
“白事简办、红事新办的家庭一次性可加5分,参与志愿服务的视情况可一次性奖励2至6分……”近日,由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两委”组织星级文明户、文明商户代表等共同商讨修订的文明积分细则,成为村民的行为准则。
……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大力弘扬文明乡风,让文明新风徐徐吹遍田野大地。
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印发《关于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规范农村婚丧习俗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同时,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普法教育;推动建立乡村红娘(媒婆)培训引导机制,教育引导婚庆从业者抵制高额彩礼;推广建设结婚礼堂,举办集体婚礼,大力宣传婚俗改革;创作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针砭不良习俗、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马丽 通讯员 胡蔓莉 张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