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通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9家省、市驻隽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召开省市驻村工作“新春第一会”,邀请相关县领导现场指导,共商2025年“10件实事”和产业项目,谋划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事项36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通城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通城县将加大与省、市驻隽工作队的协同联动,锚定五大发力点,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提质和民生保障优化,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弱项,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通城样板”。
一是在政策落实上再发力。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在产业就业上再发力。充分发挥省直、市直单位资源优势,帮助通城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强化劳务协作,加强就业帮扶政策宣传和服务,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到通城县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到通城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农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致富。
三是在激发动力上再发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坚持开发式帮扶、坚持志智双扶。指导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是在乡村建设上再发力。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全面推动通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帮助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干事创业,发挥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用。指导通城县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汇聚资源,继续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持续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推动产销对接,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消费助农兴农。鼓励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利用“千企兴千村”等平台,投入乡村振兴帮扶活动。
五是在基层党建上再发力。通过党建结对共建等形式,指导帮助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推行村企联建、村银结对、村社合作等方式,用好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社会资源等各类要素,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通城县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尤其是衔接资金(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的管理运营、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
据了解,2024年,省、市驻村单位相关领导17批次深入驻点调研指导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771万元、引进社会资金3795万元,实施医疗、教育、特色产业等帮扶项目33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消费帮扶总额突破1200万元。 (罗寰)